超导电流引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08969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480042321.6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导电流引线具备:带状的超导线材,其通过在金属基板上依次层叠中间层、超导层、稳定化层而成;金属电极,其接合于超导线材的两端部;以及强化部件,其以具有规定的电极间距的方式定位并收容引线主体,所述引线主体包含所述超导线材和所述金属电极。超导线材在金属电极间具有挠曲。

    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432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021552.0

    申请日:2014-01-16

    Abstract: 一种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在将多层构造的超导电缆连接于多个引出导体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在该末端构造体中,超导电缆(110)贯穿筒状电极(120‑1、120‑2),超导电缆(110)的超导带(115、113)电连接于筒状电极(120‑1、120‑2)的外表面。在超导电缆(110)与该超导电缆(110)所贯穿的筒状电极(120‑1)之间设置有缓冲材(140)。由此,能够防止超导带(113)因超导电缆的外表面与筒状电极(120‑1)的内表面碰撞而受损,结果,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

    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81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03463.0

    申请日:201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确保将超导电缆进行连接的作业的容易性的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大容量导电的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该超导电缆的结构体(100)包括:具有多层配置的超导带(111~114)的超导电缆(120);以及与超导带(111~114)的末端连接的电极(130)。电极(130)具有与超导带(111~114)的各层对应而形成为阶梯状的多个台阶面(1321~1324)。在多个台阶面(1321~1324)上连接有超导带(111~114)。在连接有各超导带(111~114)的台阶面(1321~1324)的台阶前缘部之间利用台阶覆盖体(151~153)进行覆盖,从而利用锥面(150a)配置有倾斜面。

    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0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580009121.5

    申请日:2015-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该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将超导电缆与电极在降低了接触电阻的状态下容易且适当地连接,该超导电缆是将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在芯材的周围以使超导层处于内周侧且使基板处于外周侧的方式缠绕而成的。在该末端结构体中,超导电缆(110)具有多个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以使超导层为内周侧且使基板为外周侧的方式将这些多个超导线材(113、115)在芯材(111)的周围缠绕为同心圆状,从而进行多层配置。将超导电缆(110)配置于筒状电极(120)内,将筒状电极(120)的内表面与多个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在筒状电极(120)内位于最外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基板侧的面通过焊锡连接。

    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78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103463.0

    申请日:201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确保将超导电缆进行连接的作业的容易性的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大容量导电的超导电缆的末端构造体。该超导电缆的结构体(100)包括:具有多层配置的超导带(111~114)的超导电缆(120);以及与超导带(111~114)的末端连接的电极(130)。电极(130)具有与超导带(111~114)的各层对应而形成为阶梯状的多个台阶面(1321~1324)。在多个台阶面(1321~1324)上连接有超导带(111~114)。在连接有各超导带(111~114)的台阶面(1321~1324)的台阶前缘部之间利用台阶覆盖体(151~153)进行覆盖,从而利用锥面(150a)配置有倾斜面。

    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0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121.5

    申请日:2015-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68 H01R4/01 H01R4/024 H02G15/34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该超导电缆的末端结构体将超导电缆与电极在降低了接触电阻的状态下容易且适当地连接,该超导电缆是将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在芯材的周围以使超导层处于内周侧且使基板处于外周侧的方式缠绕而成的。在该末端结构体中,超导电缆(110)具有多个在基板上隔着中间层具备超导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以使超导层为内周侧且使基板为外周侧的方式将这些多个超导线材(113、115)在芯材(111)的周围缠绕为同心圆状,从而进行多层配置。将超导电缆(110)配置于筒状电极(120)内,将筒状电极(120)的内表面与多个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在筒状电极(120)内位于最外层的超导线材(113、115)中的基板侧的面通过焊锡连接。

    电流引线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31068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54742.1

    申请日:2012-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6/065 H01L35/08 H01R4/68 H02G15/34 Y02E40/64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流引线包括:与设置于低温部的超导应用设备连接的低温侧电极;与设置于常温部的外部设备连接的常温侧电极;以及在一个面接合有所述低温侧电极且在另一个面接合有常温侧电极的珀耳帖元件,该电流引线将超导应用设备和外部设备连接,其中,在珀耳帖元件的与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Ni镀层,在低温侧电极、常温侧电极的与珀耳帖元件之间的接合面形成有5~40μm厚的Ag镀层,将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以使Ni镀层和Ag镀层相对的方式而配置,珀耳帖元件、低温侧电极、以及常温侧电极具有进行了焊锡接合的结构。

    超导电流引线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89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2321.6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导电流引线具备:带状的超导线材,其通过在金属基板上依次层叠中间层、超导层、稳定化层而成;金属电极,其接合于超导线材的两端部;以及强化部件,其以具有规定的电极间距的方式定位并收容引线主体,所述引线主体包含所述超导线材和所述金属电极。超导线材在金属电极间具有挠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