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265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84884.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晋江瑞碧科技有限公司 , 武夷学院
IPC: D06M14/04 , D06M14/12 , D06M15/285 , D06M15/37 , D01F8/02 , D01F8/16 , D01F1/10 , D01F11/02 , D01F11/08 , B82Y30/00 , B82Y40/00 , D06M101/08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了温敏性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制备N-(4-氨苯基)丙烯酰胺;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利用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和N-(4-氨苯基)丙烯酰胺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将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与吡咯进行反应,得到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接枝聚吡咯水凝胶,即所述的温敏性导电水凝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备的导电水凝胶制备工艺稳定、易于操作、设备依赖低、无污染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理想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010783991.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晋江瑞碧科技有限公司 , 武夷学院
IPC: D06M15/61 , D06M14/04 , C08J3/075 , D01F2/28 , D01F11/02 , H01G11/24 , H01G11/48 , C08L51/02 , D06M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N‑(4‑氨苯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接枝聚(苯胺‑co‑对苯二胺)水凝胶的制备。本发明得到的新型导电水凝胶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导电性良好、循环稳定性好、热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1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83991.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晋江瑞碧科技有限公司 , 武夷学院
IPC: D06M15/61 , D06M14/04 , C08J3/075 , D01F2/28 , D01F11/02 , H01G11/24 , H01G11/48 , C08L51/02 , D06M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N-(4-氨苯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接枝聚(苯胺-co-对苯二胺)水凝胶的制备。本发明得到的新型导电水凝胶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导电性良好、循环稳定性好、热稳定性优异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4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177996.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 武夷山碧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L5/08 , C08L33/26 , D06M15/37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聚噻吩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然后以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为骨架,将丙烯酰胺以互穿网络的形式聚合,得到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互穿网络水凝胶。最后将噻吩接枝到壳聚糖上,得到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聚噻吩互穿网络水凝胶。利用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的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电水凝胶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导电水凝胶与电解液之间的浸润性,从而提高其比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4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7996.X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 武夷山碧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L5/08 , C08L33/26 , D06M15/37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聚噻吩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然后以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为骨架,将丙烯酰胺以互穿网络的形式聚合,得到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互穿网络水凝胶。最后将噻吩接枝到壳聚糖上,得到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接枝聚噻吩互穿网络水凝胶。利用壳聚糖多孔纳米纤维的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电水凝胶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导电水凝胶与电解液之间的浸润性,从而提高其比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784884.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武夷学院
IPC: D06M14/04 , D06M14/12 , D06M15/285 , D06M15/37 , D01F8/02 , D01F8/16 , D01F1/10 , D01F11/02 , D01F11/08 , B82Y30/00 , B82Y40/00 , D06M101/08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了温敏性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制备N‑(4‑氨苯基)丙烯酰胺;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利用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和N‑(4‑氨苯基)丙烯酰胺制备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将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与吡咯进行反应,得到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4‑氨苯基)丙烯酰胺)接枝聚吡咯水凝胶,即所述的温敏性导电水凝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备的导电水凝胶制备工艺稳定、易于操作、设备依赖低、无污染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理想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5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77994.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 武夷山碧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L87/00 , C08F251/02 , C08F265/02 , C08F220/60 ,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基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以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为骨架,将丙烯酸以互穿网络的形式聚合,形成聚丙烯酸/纤维素互穿网络水凝胶,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电水凝胶的柔性;利用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的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等优点,将苯胺接枝到纤维素上,大大提高了导电水凝胶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其与电解液之间的浸润性,从而提高其比电容。
-
公开(公告)号:CN1136671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78011.5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武夷学院 , 武夷山碧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J3/075 , C08L33/24 , C08L51/02 , C08L65/00 , C08F251/02 , C08F220/60 , C08G6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响应性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纤维素多孔纳米纤维的制备;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纤维素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3)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纤维素接枝聚(N‑(4‑氨苯基)丙烯酰胺)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4)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纤维素接枝聚(N‑(4‑氨苯基)丙烯酰胺)接枝聚噻吩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制备。该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的孔隙率高达90%以上,比表面积大于17m2/g,比电容大于160F/g。互穿网络聚合物水凝胶在柔性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786852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1349255.5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武夷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厂实验室教学装置,其包括厌氧反应单体装置、好氧反应单体装置、辐流式沉淀池单体装置和至少一个人工湿地单体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单体装置、好氧反应单体装置、辐流式沉淀池单体装置和人工湿地单体装置按照污水的流动线路依次设置,所述人工湿地单体装置和辐流式沉淀池单体装置之间连接有排污管,所述人工湿地单体装置和厌氧反应单体装置之间连接有排污管,所述人工湿地单体装置和好氧反应单体装置之间也连接有排污管。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结构合理、利用亚克力玻璃板构建实验教学装置利于构筑物内部结构的观察;2、工艺合理,更适于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使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