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0000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28436.1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张华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电介质核和金属壳,所述电介质核是SiO2纳米微球,所述金属壳是Cu壳。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Stber方法制备SiO2胶体粒子;石英片上自组装SiO2纳米球的阵列;制备SiO2/Cu复合粒子阵列;超声分离得到溶液中单分散的SiO2/C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近红外光区,通过控制内核的直径与外壳层厚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光学性质在可见近红外光区可调的特性,并且随壳层厚度的增加发生蓝移,随SiO2粒径的增加发生红移。为光催化、传感器、光信息存储、生物光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广阔前景。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561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28436.1

    申请日:2007-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张华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材料,包括电介质核和金属壳,所述电介质核是SiO2纳米微球,所述金属壳是Cu壳。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Stber方法制备SiO2胶体粒子;石英片上自组装SiO2纳米球的阵列;制备SiO2/Cu复合粒子阵列;超声分离得到溶液中单分散的SiO2/Cu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近红外光区,通过控制内核的直径与外壳层厚度的不同,可以实现光学性质在可见近红外光区可调的特性,并且随壳层厚度的增加发生蓝移,随SiO2粒径的增加发生红移。为光催化、传感器、光信息存储、生物光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广阔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