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4379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67975.3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处理有机锡污染水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发酵技术获得大量有机锡降解菌,并对菌体进行干燥后获得可长时间存放的活性菌剂。在种植修复植物的情况下,投加有机锡降解菌,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处理技术,实现有机锡的去除。本发明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净化有机锡污染物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比单独的微生物净化技术效果更优越,所需投放到水中的有机锡降解菌的菌量少,修复植物还具有美化景观的特色。
-
公开(公告)号:CN101144076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10029821.8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型污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为原料制备生物型污泥调理剂,制备得到的污泥调理剂可应用在污泥脱水中。本发明的调理剂絮凝活性高,成本低,产剂量高,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144076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29821.8
申请日:2007-08-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型污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为原料制备生物型污泥调理剂,制备得到的污泥调理剂可应用在污泥脱水中。本发明的调理剂絮凝活性高,成本低,产剂量高,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79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567975.3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处理有机锡污染水体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发酵技术获得大量有机锡降解菌,并对菌体进行干燥后获得可长时间存放的活性菌剂。在种植修复植物的情况下,投加有机锡降解菌,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处理技术,实现有机锡的去除。本发明利用有机锡降解菌剂和修复植物联合净化有机锡污染物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比单独的微生物净化技术效果更优越,所需投放到水中的有机锡降解菌的菌量少,修复植物还具有美化景观的特色。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6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6911.7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甘蔗渣廉价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甘蔗渣作为唯一碳源配制廉价的培养基,选取高产的纤维素酶产生菌和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通过耦合两株菌的发酵工艺,实现了纤维素酶和微生物絮凝剂的高产量,拓展了甘蔗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与直接利用纤维素酶糖化甘蔗渣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相比,本发明既省去了纤维素酶的提纯过程,同时有效利用了木霉发酵后的剩余底物产絮凝剂,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废水排放,所产生的酶和絮凝剂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发酵方法简便,容易控制,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23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26548.8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水体石油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活性剂的提纯分析:采集含油废水,稀释,涂布于原油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经划线分离、纯化、保种,获得可能产生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将所筛选的菌株接种在合适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取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的发酵液;从发酵液中提纯表面活性物质;(2)原油降解菌的筛选;(3)表面活性剂-原油降解菌联合处理含油废水。本发明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比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在性能方面更优越,而且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原油降解菌联合处理水体的石油污染,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2295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10031098.7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剩余活性污泥中加入营养物质,调节C/N为5∶1~8∶1,pH5~7,以此作为微生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接种酵母于30~37℃,100~200rpm速度振荡培养25~35h后,3000~4000rpm离心5~10min,收集的菌泥为重金属生物吸附剂。将该吸附剂加入重金属废水中,使吸附剂∶重金属废水的质量浓度比为5~10g/L∶10~20mg/L,摇床以50~200rpm的转速振荡2~8h,最后离心即可实现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本发明可降低吸附剂生产成本,节约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提高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183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65133.3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由酱油曲霉菌种和培养基组成,所述培养基由工农业废弃物和/或食品加工废水制备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培养基接入酱油曲霉,在33℃,150r/min的摇床培养36h得到絮凝剂。使用时,将微生物絮凝剂投入待处理废水中。本发明用工农业废弃物和食品加工废水制备培养基,实现酱油曲霉的廉价培养,废物资源化利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废水的处理中,促进该絮凝剂的工业化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