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62280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31654.0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纤阵列固定在夹具内,光纤之间留有间隙;(2)光纤阵列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至少一根耐高温、传热性能好的条状物;(3)将光纤阵列连同夹具固定在两个相向的微型加热器中间;(4)通过微型加热器加热光纤阵列,加热时间约为30~60分钟,同时光纤阵列需扩散的部分在微型加热器间来回移动。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装置,关键在于夹具的特殊设计。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可一次同时制作多根TEC光纤,最大模场直径可达约55μm,同一制作过程的模场直径误差小于5%。

    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92075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031654.0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一种热扩散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纤阵列固定在夹具内,光纤之间留有间隙;(2)光纤阵列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至少一根耐高温、传热性能好的条状物;(3)将光纤阵列连同夹具固定在两个相向的微型加热器中间;(4)通过微型加热器加热光纤阵列,加热时间约为30~60分钟,同时光纤阵列需扩散的部分在微型加热器间来回移动。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装置,关键在于夹具的特殊设计。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可一次同时制作多根TEC光纤,最大模场直径可达约55μm,同一制作过程的模场直径误差小于5%。

    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118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10031655.5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主要成分为:Bi2O3、Ga2O3、La2O3、R2O。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各组分粉末混合均匀,加热到1000℃-1300℃,并保持2~5小时;(2)将熔体倒入模子中,自然冷却;(3)成型的玻璃样品退火,在300℃~400℃温度下保持20~30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的玻璃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传输范围可达到0.5-7μm,好的热稳定性,析晶温度和转变温度之差ΔT可达到150℃和较大的折射率,根据不同组分,折射率可达到2.4-2.5。应用于红外探测、光通信等光学领域。

    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211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31655.5

    申请日:2007-1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满石清 李洪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镧铋镓酸盐红外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主要成分为:Bi2O3、Ga2O3、La2O3、R2O。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各组分粉末混合均匀,加热到1000℃-1300℃,并保持2~5小时;(2)将熔体倒入模子中,自然冷却;(3)成型的玻璃样品退火,在300℃~400℃温度下保持20~30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的玻璃有较宽的红外传输特性,传输范围可达到0.5-7μm,好的热稳定性,析晶温度和转变温度之差ΔT可达到150℃和较大的折射率,根据不同组分,折射率可达到2.4-2.5。应用于红外探测、光通信等光学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