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109098.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低聚物絮凝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搅拌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层清液,得到絮凝后的培养液和微藻;所述的低聚物指氨基硅烷偶联剂醇溶液水解得到的混合低聚物。本发明方法通过往微藻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通过低聚物中的质子化氨基与微藻细胞表面由于羟基或硫酸根等集团而带的负电荷发生作用,达到消除细胞间表面斥力的效果,打破微藻在培养液中的平衡状态,同时,由于低聚物的空间位阻作用,使微藻细胞相互桥接而发生团聚沉降,从而达到絮凝采收的效果,采收效率可达9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分离采收微藻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477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64294.7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烟气絮凝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通入含二氧化硫烟气至产生微藻团聚絮体,静置,去除上层清液,得到絮凝后微藻;所述微藻指淡水微藻。本发明通过往微藻培养液中持续通入燃煤厂烟气,通过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水合物与微藻表面分泌的胞外多糖有机物作用,使得这些带有负电荷的胞外多糖有机物与二氧化硫水合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游离氢离子结合,消除细胞间表面斥力的效果,打破微藻在培养液中的平衡状态,达到使微藻细胞发生团聚沉降的效果,采收效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操作简易、分离效率高,成本几乎为零,可应用于分离微藻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9098.X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低聚物絮凝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搅拌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层清液,得到絮凝后的培养液和微藻;所述的低聚物指氨基硅烷偶联剂醇溶液水解得到的混合低聚物。本发明方法通过往微藻培养液中加入低聚物,通过低聚物中的质子化氨基与微藻细胞表面由于羟基或硫酸根等集团而带的负电荷发生作用,达到消除细胞间表面斥力的效果,打破微藻在培养液中的平衡状态,同时,由于低聚物的空间位阻作用,使微藻细胞相互桥接而发生团聚沉降,从而达到絮凝采收的效果,采收效率可达9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分离采收微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