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8495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210872.7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4 , C12N1/20 , C12N1/14 , C12N7/00 , C12R1/92 , C02F101/1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的方法。研究发现在废水中存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噬菌体能抑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生长,通过抑制废水中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噬菌体,能提高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能力。向含有噬菌体的的废水中投放能抑制噬菌体增殖的物质,来提高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能力;通过Fe3+的加入,使其脱氮效率提高50%以上,Fe3+的浓度在100~300mg/L,温度15~50℃,pH5~11时噬菌体无法增殖,对噬菌体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Fe3+能够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相互作用促进脱氮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943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7848.6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生物曝气装置。一种生物曝气装置,包括第一生物载体层、框架以及用于与外接风机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框架上设有凹腔结构,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框架上并伸入至所述凹腔结构中,所述第一生物载体层与所述框架的外侧面相连,且所述第一生物载体层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含有通道,所述框架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凹腔结构。外接风机通过进气管为凹腔结构提供氧气泡,氧气融入水中一部分并在凹腔结构中形成气液混合态环境,同时氧气泡通过通孔进入到通道中,为微生物提供好氧环境,本发明高效利用氧气,节约能源,可广泛应用于污水生物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506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51359.6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络合铜废液里回收超微细铜粉的方法,属于化工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从含络合铜废液里回收超微细铜粉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为:向含铜废液加入pvp分散剂,然后加入葡萄糖和NaOH,加热搅拌进行预还原反应,反应后加入二氧化硫脲,加热搅拌进行还原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过滤,水洗2次,乙醇洗2次,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超微细铜粉。该回收方法的去铜率达到99%;回收获得的超微细铜粉的粒度可达到700nm~1500nm;生产的铜粉纯度可达到99.95%以上。制备的超微细铜粉在导电胶,导电涂料,导电复合材料原料,以及高效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纳米晶铜和医药等多个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8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810073147.1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解-加压生物过滤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耦合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将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pH调整到3.5~5.5后送入充填有微电解填料的微电解反应器内进行预处理;(2)加压生物过滤处理:采用加压生物过滤器对步骤(1)中经微电解反应器预处理后的出水进行处理;其中,加压生物过滤器内填微生物磁性填料。本发明中通过改进微电解填料的成分、结构和形状,利用微电解的降解作用、加压生物铁及磁场对微生物的活化作用、微电解与加压生物过滤器的协同作用强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污泥量少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生化尾水的深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9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382889.5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本发明的复合水处理剂包含48~70重量份钠基膨润土、8~15重量份硅藻土、8~15重量份沸石、6~10重量份磁性物质、5~7重量份壳聚糖以及3~5重量份聚丙烯酰胺的各组分,该复合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复合水处理剂能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水中电解质浓度,此外,还能借助于磁滤法进行快速地固液分离的作用。本发明可应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有助于提高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率,降低反渗透系统的工作压力,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0467399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610132381.4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潘涌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压生物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缸体,放置在缸体内的微生物载体,和缸体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进水管内端与缸体内底部的布水器连接,出水管的内端与缸体内顶部的集水器连接,进水管外端通过气管与空压机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的加压生物过滤器通过加压方式缩短了生化反应时间,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生物量大大增加,生物膜总处于更新状态,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少,过滤周期长,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99492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32380.X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潘涌璋
IPC: C02F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流离微生物载体,在表面带有通孔的塑料壳体内放置有浮石,所述塑料壳体呈球状,由两个半球壳组成,两个半球壳通过连接扣连接,塑料球壳体的直径在20mm~150mm之间,浮石是流纹质浮石或玄武质浮石或其混合物,浮石为粒径在2mm~20mm之间的天然浮石颗粒。本微生物载体的粗糙度、孔隙率和亲和力都更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生物量大大增加,生物活性更高,水处理净化效果更好;载体具有好氧-厌氧-好氧的环境,有利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长;浮石也能吸附污水废水中的污染物;该载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19433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41386.7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469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除氨氮功能的电吸附-电氧化复合电极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通过将天然沸石、TiO2、乙炔黑、粘结剂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混合,搅拌并使用超声仪器处理,获得均一混合物,将混合物均匀涂覆于酸化后的活性炭纤维电极两面,在通风橱中自然风干后在5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具备除氨氮功能的电吸附-电氧化复合电极,将所制得的具备除氨氮功能的电吸附-电氧化复合电极和活性炭纤维电极作为电极,控制电极间距形成电吸附-电氧化反应模块,应用于污水中去除氨氮。
-
公开(公告)号:CN111316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1391.5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缓释增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缓释增氧颗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过氧化钙50-63;海藻酸钠25-50;沸石10-20;金属氯化盐1-5;烷烃3-6;乳化剂1-3。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的交联反应,把过氧化钙包裹其中,同时在包裹层中添加沸石,提高了用于养殖水体的缓释增氧颗粒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可有效的吸附水中部分污染物,减少过氧化钙--水界面的接触面积,延缓氧释放效率,进而提高氧气利用率。另外,海藻酸盐是由α-L-古罗糖醛酸(G)和β-D-甘露糖醛酸(M)组成的天然线性共聚物,因此用于养殖水体的缓释增氧颗粒对自然环境来说清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99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82889.5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本发明的复合水处理剂包含48~70重量份钠基膨润土、8~15重量份硅藻土、8~15重量份沸石、6~10重量份磁性物质、5~7重量份壳聚糖以及3~5重量份聚丙烯酰胺的各组分,该复合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复合水处理剂能够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还能起到降低水中电解质浓度,此外,还能借助于磁滤法进行快速地固液分离的作用。本发明可应用于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工艺,有助于提高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率,降低反渗透系统的工作压力,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