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环境下前向安全的多用户动态对称加密检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47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7510.X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具备前向安全的多用户动态对称加密检索方法,命名为MF‑DSSE方法,实现了对密文的高效安全检索功能。通过设计两种新的数据结构:私有状态链和公共搜索树,同时基于异或同态函数,本发明实现了多用户的数据共享,并且能够抵抗文件注入攻击,保证了文件更新的安全。此外,提出的MF‑DSSE方法仅使用对称加密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搜索和更新过程的计算开销。并通过安全证明,分析了提出的方法安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表明,本发明更具高效性和实用性。

    群感知网络环境下支持密文比较的同态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5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58606.X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感知网络环境下支持密文比较的同态加密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数据聚合,同时还能实现密文比较,从而能够实现对密文的多种处理,如密文排序、密文取最值、数据分段统计等。该方法通过数据中心对密文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发送至数据请求者,能够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的强大计算能力,有效地减少了数据请求者的计算开销。安全检验表明,在偏离散对数和DDH在上的困难性假设下,本发明提出的同态加密方法是具备语义安全的;性能分析表明,与已有的聚合方法相比,本发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相当高的计算效率。

    云环境下可撤销的密钥聚合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8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9624.4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可撤销的密钥聚合加密方法,在密钥聚合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支持用户撤销的功能,完善了对于密钥聚合机制的用户动态管理功能。本发明不仅简洁了用户的密钥管理,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解密权限。本发明由云存储服务器对密文进行更新,实现对用户的权限撤销;当有用户被撤销时,合法用户无需更新密钥,减轻授权机构的负担;可验证更新密文,确保用户撤销被有效执行。安全性证明表明,基于Weak DHDHE假设,在标准模型下证明所提出的方法为非自适应选择明文安全。性能分析表明,本发明不仅保持用户密钥和密文为Ο(1),系统公共参数长度为Ο(log N),而且具有更高效的用户撤销效率,有效地实现对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

    一种云环境下前向安全的多用户动态对称加密检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47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637510.X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具备前向安全的多用户动态对称加密检索方法,命名为MF‑DSSE方法,实现了对密文的高效安全检索功能。通过设计两种新的数据结构:私有状态链和公共搜索树,同时基于异或同态函数,本发明实现了多用户的数据共享,并且能够抵抗文件注入攻击,保证了文件更新的安全。此外,提出的MF‑DSSE方法仅使用对称加密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搜索和更新过程的计算开销。并通过安全证明,分析了提出的方法安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表明,本发明更具高效性和实用性。

    去重结构搭建方法、去重方法、文件取回方法、去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83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044732.3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去重结构搭建方法,包括步骤:系统初始化,分配雾服务器的公钥和私钥,生成系统公共参数;文件初始化,进行查重匹配,匹配失败后上传加密文件至云服务器;构造分区去重结构,由区间表和所有雾服务器的去重决策树组成分区去重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去重方法,包括步骤:在待去重文件所属雾服务器的去重决策树中进行查重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证明该文件已存储至云服务器;若匹配失败,则将文件标签哈希值发送至云服务器,进一步查重匹配;当文件已存储至云服务器时,向用户发起验证挑战;接收并验证用户所有权证据,若通过验证,则将用户标识为文件合法用户。本发明提高了重复数据的搜索效率,并提高了重复数据删除的效率。

    云环境下可撤销的密钥聚合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898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1069624.4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环境下可撤销的密钥聚合加密方法,在密钥聚合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支持用户撤销的功能,完善了对于密钥聚合机制的用户动态管理功能。本发明不仅简洁了用户的密钥管理,而且对于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解密权限。本发明由云存储服务器对密文进行更新,实现对用户的权限撤销;当有用户被撤销时,合法用户无需更新密钥,减轻授权机构的负担;可验证更新密文,确保用户撤销被有效执行。安全性证明表明,基于Weak DHDHE假设,在标准模型下证明所提出的方法为非自适应选择明文安全。性能分析表明,本发明不仅保持用户密钥和密文为Ο(1),系统公共参数长度为Ο(log N),而且具有更高效的用户撤销效率,有效地实现对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

    物联网环境下具有有效性验证功能的数据聚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3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27924.0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环境下具有有效性验证功能的数据聚合方法,涉及物联网环境下的数据聚合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为了实现在中间结点SP进行聚合前实现有效性验证,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保证医疗数据中心接收的聚合结果是有效的,从而避免由于非法数据输送导致数据的误差很大,不利于与数据的分析统计,同时本发明在医疗数据中心端实现了数据的分段统计,实现了对于每一类数据不同属性进行统计。安全性证明表明,本方案基于离散对数的困难问题保证了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同时还可以抵抗合谋攻击,从而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能分析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本发明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计算开销,同时节约了传输的带宽。

    可验证完整性和完备性的多用户云加密关键字搜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4155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708142.3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研究公钥密码体制下的可搜索加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验证完整性和完备性的多用户云加密关键字搜索方法,该方法在云环境下可验证查询结果完备性和外包数据完整性,并对多用户权限进行设定。该方法使用签名绑定关键字索引和其关联加密文件,实现了查询结果完备性和完整性的验证,使用重加密技术实现了多用户隐查询,并可动态更新用户查询权限。本发明还优化加密文件的索引结构和查询机制,在查询过程中使用哈希查询提升查询效率,实现了对云数据的快速访问。

    可撤销用户的外包加解密CP-ABE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99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32044.2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442 H04L9/0825 H04L9/0869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撤销用户的外包加解密CP-ABE方法,涉及移动云环境下的数据加解密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现有外包属性基加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外包加密运算,减轻本地客户端加密的计算费用。本发明不仅实现文件在云服务器上的细粒度的访问控制,而且简洁了用户的密钥管理操作,实现对非法用户的访问权限撤销。当有用户被撤销时,合法用户无需更新密钥,减轻授权机构的负担。本地用户只需简单的异或操作更新密文即可。安全性证明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一般双线性群模型下具有非自适应选择明文安全。性能分析表明,本发明更有效地降低了移动设备的加密计算费用而且能高效的实现非法用户撤销,有效地实现对用户的访问权限控制。

    多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899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32026.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法,该认证方法不需要第三方参与认证,用户只需注册一次,智能卡只需存储常量的信息,就可以实现与多个服务器之间的认证和访问,且服务器端也不需存储任何用户信息,从而解决了多服务器环境下无第三方参与认证时,智能卡存储的信息随注册服务器增加而增长的问题。通过BAN逻辑分析证明了该认证模型的安全性,同时性能分析表明,与已有的多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案相比,本发明在计算费用和通信费用不需要增加明显负担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存储费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