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同态的数据加密聚合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124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80646.5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同态数据加密聚合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汇聚节点对所控制的传感器节点分配公私钥、身份标识和干扰因子;当传感器节点收到来自汇聚节点数据聚合的命令时,读取需要加密的数据,利用公钥进行加密并且签名,并将密文c和签名σ发送至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接收到所有传感器节点传输的密文数据是,对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此次聚合的数据全部正确;若验证没有通过,则需要对每一个传输数据的节点进行验证,对数据传输错误的节点,要求其重新传输数据。本发明的全同态数据加密聚合方法应用至无线传感网中,在无线传感网的设计中无需第三方分配干扰因子,因而效率更高,更符合大数据下的无线传感网的特性。

    一种基于格的多身份的全同态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6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578978.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格的多身份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系统初始化;提取用户密钥:利用全秩函数将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二用户身份映射为一个可逆矩阵,再经过向量运算生成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一私钥、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二私钥;生成密文:获取第一用户身份的加密选择,选取要加密的明文消息,加密得到第一密文;解密单身份:对于第一用户身份,通过第一私钥进行解密,得到明文消息;转换身份:通过身份转换算法,将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密文转换为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二密文;全同态评估:将身份转换之后的密文进行全同态运算后解密。本发明将单一身份的密文的加解密转换为可以对多个身份密文的加解密,并且能够实现正确的全同态运算。

    一种多对一全同态加密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117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80640.8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对一全同态加密算法,在此算法中提出了多方加密一方解密的全同态加密,其中,加密方用自己的私钥对需要上传到云服务器的消息进行加密,所以加密方能够对加密的数据进行后期的验证,解密方可以对所有上传的消息进行全同态运算之后再解密,这样既节省了运算时间又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在此方法中,加密方的个数被控制在能够正确解密的范围内,并且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在整数范围内具有可行性,满足用户响应的需求。另外,本发明的多对一全同态加密算法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量,提高了传输速度,更符合现有的大数据社会的需求。

    一种基于格的多身份的全同态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60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010578978.1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格的多身份的全同态加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系统初始化;提取用户密钥:利用全秩函数将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二用户身份映射为一个可逆矩阵,再经过向量运算生成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一私钥、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二私钥;生成密文:获取第一用户身份的加密选择,选取要加密的明文消息,加密得到第一密文;解密单身份:对于第一用户身份,通过第一私钥进行解密,得到明文消息;转换身份:通过身份转换算法,将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密文转换为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第二密文;全同态评估:将身份转换之后的密文进行全同态运算后解密。本发明将单一身份的密文的加解密转换为可以对多个身份密文的加解密,并且能够实现正确的全同态运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