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4611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386674.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简单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该方法以吲哚为原料,无需对吲哚上氨基进行保护,对吲哚2号位进行乙酸甲酯的亲和取代,生成吲哚‑2‑乙酸甲酯;然后再在吲哚‑2‑乙酸甲酯的3号位进行甲酰化反应得到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最后将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经过两分子间环合即可得到蕨藻红素。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合成周期大大缩短,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产业化,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41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063548.9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高效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以2‑吲哚酮为原料,先对2‑吲哚酮进行卤代酰化,接着对吲哚上氨基进行保护,然后在其2号位进行亲核取代,连上丙二酸二甲基,再对其进行脱羧、脱保护基,得到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最后经过两分子间环合即可得到蕨藻红素。和已公开发表的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产率高,易于产业化,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61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86674.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简单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该方法以吲哚为原料,无需对吲哚上氨基进行保护,对吲哚2号位进行乙酸甲酯的亲和取代,生成吲哚-2-乙酸甲酯;然后再在吲哚-2-乙酸甲酯的3号位进行甲酰化反应得到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最后将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经过两分子间环合即可得到蕨藻红素。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合成周期大大缩短,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产业化,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63548.9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8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简易高效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以2-吲哚酮为原料,先对2-吲哚酮进行卤代酰化,接着对吲哚上氨基进行保护,然后在其2号位进行亲核取代,连上丙二酸二甲基,再对其进行脱羧、脱保护基,得到3-甲酰基-2-吲哚乙酸甲酯,最后经过两分子间环合即可得到蕨藻红素。和已公开发表的合成蕨藻红素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产率高,易于产业化,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