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003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10290888.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
IPC: A61K36/537 , A61P39/06 , A61K8/9789 , A61Q19/08 , A23L33/105 , A61K36/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含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其中,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3:1~3。研究表明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组合后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组合后得到的组合物具有十分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此外本发明可以以三七和丹参提取过的药渣为原料制备所述的组合物,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本发明并未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是一种绿色天然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90888.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星皇亚太企业(博罗)化工有限公司
IPC: A61K36/537 , A61P39/06 , A61K8/9789 , A61Q19/08 , A23L33/105 , A61K36/2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含中药提取物的组合物,其包含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其中,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3:1~3。研究表明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三七提取物以及丹参提取物组合后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组合后得到的组合物具有十分优异的抗氧化活性。此外本发明可以以三七和丹参提取过的药渣为原料制备所述的组合物,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本发明并未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是一种绿色天然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787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36804.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704 , A23L33/105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取中药原料置于CO2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以CO2为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压力为30~50MPa,萃取温度为40~55℃,流速为20~30L/h的条件下萃取2~3h,得CO2超临界萃取物;(2)将CO2超临界萃取物用大孔树脂柱进行进一步分离,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物。该方法通过选用当归、三七以及制首乌等三种中药复配,然后再采用超临界萃取和大孔树脂等中药现代化技术相互配合,富集了有效成分,去除了有害成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具有十分优异的抗衰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0630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61603.3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8/9789 , A61Q19/08 , A61K36/804 , A61K36/232 , A61P39/0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包含当归乙醇提取物以及熟地黄乙醇提取物。所述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当归乙醇提取液的制备步骤:取当归,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得当归乙醇提取液;熟地黄乙醇提取液的制备步骤:取熟地黄,用乙醇先进行冷浸,然而再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得熟地黄乙醇提取液;提取液混合步骤:将当归乙醇提取液与熟地黄乙醇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浓缩干燥步骤:将混合液经浓缩干燥后即得所述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研究表明:由当归乙醇提取物和熟地黄乙醇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以及抗细胞损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872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136804.3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704 , A23L33/105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取中药原料置于CO2超临界萃取装置中,以CO2为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压力为30~50MPa,萃取温度为40~55℃,流速为20~30L/h的条件下萃取2~3h,得CO2超临界萃取物;(2)将CO2超临界萃取物用大孔树脂柱进行进一步分离,即得所述的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提取物。该方法通过选用当归、三七以及制首乌等三种中药复配,然后再采用超临界萃取和大孔树脂等中药现代化技术相互配合,富集了有效成分,去除了有害成分,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具有十分优异的抗衰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61265.3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C08G12/08 , B01J31/06 , B01J35/004 , C01B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然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滴入冰醋酸;将溶液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搅拌下升温至回流状态并持续2‑48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率高且重现性好的优点,所制备的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包括两种纳米棒状和纳米片状结构,可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或光电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20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0161265.3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醛,然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并滴入冰醋酸;将溶液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搅拌下升温至回流状态并持续2‑48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产率高且重现性好的优点,所制备的具有优异光催化制氢性能共轭席夫碱聚合物,包括两种纳米棒状和纳米片状结构,可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或光电器件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06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561603.3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8/9789 , A61Q19/08 , A61K36/804 , A61K36/232 , A61P39/0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包含当归乙醇提取物以及熟地黄乙醇提取物。所述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当归乙醇提取液的制备步骤:取当归,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得当归乙醇提取液;熟地黄乙醇提取液的制备步骤:取熟地黄,用乙醇先进行冷浸,然而再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得熟地黄乙醇提取液;提取液混合步骤:将当归乙醇提取液与熟地黄乙醇提取液混合,得混合液;浓缩干燥步骤:将混合液经浓缩干燥后即得所述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研究表明:由当归乙醇提取物和熟地黄乙醇提取物组成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作用以及抗细胞损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297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164146.3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多孔类石墨碳化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三聚氰胺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形成0.01‑0.5mol/L的溶液;将上述溶液加入到冷凝回流装置中,通入氮气循环,在160‑240℃下反应24h以上;将上述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并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纳米多孔类石墨碳化氮材料。该材料同时具有微孔及介孔等多种孔径,平均孔径约为3.73nm,其比表面积到达669.15m2/g,具有良好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29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164146.3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多孔类石墨碳化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三聚氰胺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形成0.01‑0.5mol/L的溶液;将上述溶液加入到冷凝回流装置中,通入氮气循环,在160‑240℃下反应24h以上;将上述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并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纳米多孔类石墨碳化氮材料。该材料同时具有微孔及介孔等多种孔径,平均孔径约为3.73nm,其比表面积到达669.15m2/g,具有良好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