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41312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680088793.4

    申请日:2016-08-27

    Abstract: 一种结合装置,通过使用结合部件使由第一金属形成的第一板材和由第二金属形成的第二板材结合,结合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驱动部,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相对地移动;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源部和所述驱动部的动作,使得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加压,并且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通电。

    结合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41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680088788.3

    申请日:2016-08-27

    Abstract: 一种结合装置,其通过使用结合部件,使由第一金属形成的第一板材和由第二金属形成的第二板材结合,结合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连接;驱动部,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相对地移动;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源部和所述驱动部的动作,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加压并且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通电。

    结合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1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80088793.4

    申请日:2016-08-27

    Abstract: 一种结合装置,通过使用结合部件使由第一金属形成的第一板材和由第二金属形成的第二板材结合,结合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驱动部,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相对地移动;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源部和所述驱动部的动作,使得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加压,并且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通电。

    结合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1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80088788.3

    申请日:2016-08-27

    Abstract: 一种结合装置,其通过使用结合部件,使由第一金属形成的第一板材和由第二金属形成的第二板材结合,结合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源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连接;驱动部,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相对地移动;控制部,控制所述电源部和所述驱动部的动作,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加压并且对所述结合部件、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进行通电。

    冲孔螺母
    5.
    发明公开
    冲孔螺母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68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61996.4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一种冲孔螺母,具有:主体部;台地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平坦面的中央附近,并形成为薄板状;以及先导部,其从设置于所述台地状部的台阶面的中央附近向延伸方向凸出;所述台地状部的所述台阶面形成为从所述平坦面隆起;所述先导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台地状部的所述台阶面在所述台地状部与所述先导部之间的颈部连接,从而在所述颈部附近形成间隙;在与所述延伸方向交叉的第一交叉面上,所述先导部的第一截面形状为n边形状(其中,n为4以上的自然数)。

    铆钉
    6.
    外观设计
    铆钉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846360S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730552446.X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铆钉。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板材。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6、其他:在环状壁的环状端面形成缺口形状的多个排出槽。
    由环状壁的内周面、本体部的平坦面、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槽空间。
    使用状态参考图1至使用状态参考图3是表示利用本外观设计产片来结合第一板材70和第二板材80的顺序的图。
    具体而言,首先,电极11向本外观设计产品450侧移动,电极12向第二板材80移动,从而在电极11和电极12之间夹持本外观设计产片450、第一板材70、第二板材80。
    接着,本外观设计产品450、第一板材70、第二板材80被加压并通电。
    由此,在比本外观设计产片450和第二板材80的熔点低的第一板材70中,第一板材70的对向部72(在第一板材70中,与本外观设计450的轴部453对向的部分)被熔融,在与对向部72对应的部位形成贯通孔73。
    熔融了的对向部72的第一金属向本外观设计产品450的槽空间450a移动。
    另外,根据情况,向本外观设计产片450的槽空间排出的熔融金属的一部分通过形成于环状端面的多个排出槽459向轴部453的远方侧排出。
    通过对向部72的熔融来接触的轴部453的前端部和第二板材80的结合部82,通过电阻焊接而熔融凝固,使得前端部和结合部82接合。
    俯视图的剖视图是基于俯视图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铆钉
    7.
    外观设计
    铆钉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304670157S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30552533.5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铆钉。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板材。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铆钉
    8.
    外观设计
    铆钉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662392S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30552532.0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铆钉。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板材。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6、其他:本体部的平坦面具有从轴部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排出槽。
    轴部的前端部具有设置在轴部的轴心附近的凸起部。
    俯视图的剖视图是基于参考图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铆钉
    9.
    外观设计
    铆钉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662391S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30552432.8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铆钉。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板材。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6、其他:由环状壁的内周面、本体部的平坦面、轴部的外周面形成槽空间。
    使用状态参考图1中,槽空间50a的容积设置为比轴部53中从槽空间50a的开口面向槽空间50a的外方凸出的凸出部的体积大。
    使用状态参考图1至使用状态参考图3是表示利用本外观设计产品来结合第一板材70和第二板材80的顺序的图。
    具体而言,首先,电极11向本外观设计产品50侧移动,电极12向第二板材80移动,从而在电极11和电极12之间夹持本外观设计产片50、第一板材70、第二板材80。
    接着,本外观设计产品50、第一板材70、第二板材80被加压并通电。
    由此,在比本外观设计产片50和第二板材80的熔点低的第一板材70中,第一板材70的对向部72(在第一板材70中,与本外观设计50的轴部53对向的部分)被熔融,在与对向部72对应的部位形成贯通孔73。
    熔融了的对向部72的第一金属向本外观设计产品50的槽空间50a移动。
    通过对向部72的熔融来接触的轴部53的前端部和第二板材80的结合部82,通过电阻焊接而熔融凝固,使得前端部和结合部82接合。
    俯视图的剖视图是基于参考图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铆钉
    10.
    外观设计
    铆钉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4662390S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30552332.5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铆钉。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固定板材。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如图所示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省略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6、其他:本外观设计产品在轴部的前端具有设置在轴部的轴心附近的凸起部。
    由环状壁的内周面、本体部的平坦面、轴部的外周面构成槽空间。
    槽空间的容积设置为比在轴部中从槽空间的开口面向槽空间的外侧凸出的凸出部的体积大。
    俯视图的剖视图是基于参考图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