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8292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101360.0

    申请日:200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B60R2019/1886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空气进气管从上侧梁下方延伸至保险杠附近,并能够防止水洼的水以及雨水侵入空气进气管的吸入口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的保险杠支承托架(25)具有水平部(45)、倾斜部(46)、引导壁(68)、前壁排水路(71)和后壁排水路(75),所述水平部(45)沿左上侧梁(21)在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倾斜部(46)从水平部(45)的车身内侧端部向斜下方延伸;所述引导壁(68)将沿倾斜部(46)上升的水向车身的前后侧引导;所述前壁排水路(71)形成于水平部(45)的前壁(62);所述后壁排水路(75)形成于水平部(45)的后壁(63)。

    汽车的车身构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5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84670.2

    申请日:2011-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18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汽车的车身构造,能够减轻因底板框架导致的车身重量的增加、成本升高、焊接点数量的增加导致的生产性的降低,还能够谋求通过底板框架确保前碰撞荷载向车身后部的传递路径带来的碰撞性能的提高。设置有底板框架(28),其被接合在底板(12)的下底面且前端分别被连接在前侧架(20)的后端,从该连接部延伸到底板(1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在底板(12)上冲压成形有突条状的加强筋(34),其前端与底板框架(28)的后端相接续,并从该接续部向车身后方延伸到中部横梁(18)。

    汽车的车身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05857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4670.2

    申请日:2011-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18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汽车的车身构造,能够减轻因底板框架导致的车身重量的增加、成本升高、焊接点数量的增加导致的生产性的降低,还能够谋求通过底板框架确保前碰撞荷载向车身后部的传递路径带来的碰撞性能的提高。设置有底板框架(28),其被接合在底板(12)的下底面且前端分别被连接在前侧架(20)的后端,从该连接部延伸到底板(12)的车身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在底板(12)上冲压成形有突条状的加强筋(34),其前端与底板框架(28)的后端相接续,并从该接续部向车身后方延伸到中部横粱(18)。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58292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710101360.0

    申请日:200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B60R2019/1886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空气进气管从上侧梁下方延伸至保险杠附近,并能够防止水洼的水以及雨水侵入空气进气管的吸入口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的保险杠支承托架(25)具有水平部(45)、倾斜部(46)、引导壁(68)、前壁排水路(71)和后壁排水路(75),所述水平部(45)沿左上侧梁(21)在车身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倾斜部(46)从水平部(45)的车身内侧端部向斜下方延伸;所述引导壁(68)将沿倾斜部(46)上升的水向车身的前后侧引导;所述前壁排水路(71)形成于水平部(45)的前壁(62);所述后壁排水路(75)形成于水平部(45)的后壁(6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