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601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1060625.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单元,在电容器单元中,即便万一在收容有电容器元件的外壳与放热片之间产生结露,也能够防止在正极与负极之间产生短路。长条的外壳(14)在一端部具有由正极端子台(26)以及第一负极端子台(28)构成的第一端子台(22),在另一端部具有由第二负极端子台(30)构成的第二端子台(24)。在外壳的底面中,在正极端子台与第一负极端子台之间形成有缺口槽(52)。另外,外壳的底面的大部分被放热片(16)覆盖。该放热片伴随着形成分割隙(62)而被分割为第一片体(64)和第二片体(66)。分割隙例如从外壳内的电容器元件(12)的并列方向中央偏向第一端子台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01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1071191.6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2/08
Abstract: 电容器的配置构造包括外壳、框体和散热器。外壳容纳电容器。外壳包括外壳底部。框体包括底部壁。框体具有自底部壁的一高度,所述底部壁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外壳安装在内表面上,使得外壳底部与内表面中的安装表面相对。散热器包括散热器顶部。散热器设置在底部壁的外表面上,且沿高度方向看时不与外壳重合。外壳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散热器顶部与安装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13105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05782.X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6Q30/02 , G06Q50/12 , G06F16/9535 , G06F16/9537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乘员规模信息来通知设施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提供装置1,可通信地连接于车载装置2、用户用移动终端3及设施信息数据库6,且包括:信息获取部101,从车载装置2或用户用移动终端3获取用户的当前位置、目的地及包括乘员规模信息的车辆乘员信息;设施通知信息选择部102,基于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及用户的目的地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以及与用户的移动目的地相关的偏好信息,从存储在设施信息数据库6的设施通知信息中,选择通知给用户的设施通知信息;及,设施信息通知部103,将设施通知信息选择部102所选择的设施通知信息通知给前述用户用移动终端3;并且,设施通知信息选择部102进一步利用信息获取部101所获取的车辆乘员信息,选择设施通知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060625.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4/38 , H01G2/04 , H01G2/08 , H01G9/0003 , H01G9/28 , H01G11/10 , H01G11/18 , H01G11/82 , Y02E60/13 , H01G2/20 , H01G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单元,在电容器单元中,即便万一在收容有电容器元件的外壳与放热片之间产生结露,也能够防止在正极与负极之间产生短路。长条的外壳(14)在一端部具有由正极端子台(26)以及第一负极端子台(28)构成的第一端子台(22),在另一端部具有由第二负极端子台(30)构成的第二端子台(24)。在外壳的底面中,在正极端子台与第一负极端子台之间形成有缺口槽(52)。另外,外壳的底面的大部分被放热片(16)覆盖。该放热片伴随着形成分割隙(62)而被分割为第一片体(64)和第二片体(66)。分割隙例如从外壳内的电容器元件(12)的并列方向中央偏向第一端子台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200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0405205.0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60),该壳体包括沿着由彼此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延伸的安装部(61)以及沿着所述安装部的周边设置的侧壁(62);初级侧连接部(23)和次级侧连接部(27),所述初级侧连接部(23)和所述次级侧连接部(27)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多个电抗器,所述电抗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彼此并联连接;以及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电抗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抗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5720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405205.0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60),该壳体包括沿着由彼此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延伸的安装部(61)以及沿着所述安装部的周边设置的侧壁(62);初级侧连接部(23)和次级侧连接部(27),所述初级侧连接部(23)和所述次级侧连接部(27)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多个电抗器,所述电抗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彼此并联连接;以及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器件,所述开关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电抗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电抗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78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405207.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60),所述壳体(60)包括:第一构件(61),其具有第一区域(7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的第二区域(74),在所述第一区域(73)中限定有第一通道(78、79),冷却介质在该第一通道中流动;以及第二构件(88),其设置成当从与所述第二区域正交的方向看时以与所述第二区域成间隔开的关系与所述第二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并且在内部限定连接到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91)。电抗器(31)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且开关器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构件的表面上,而电容器(35)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68900.1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9 , H01M8/04302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的起动时的控制方法,在包括燃料电池堆及空气供给机构的套组和用于向空气供给机构供给电力的蓄电机构,燃料电池堆及空气供给机构的套组为多个,蓄电机构向多个空气供给机构供给电力的燃料电池系统中,能够减低空气供给机构的消耗电力峰值。燃料电池系统(300)在第一燃料电池套组(109a)及第二燃料电池套组(109b)起动时,在驱动第一空气供给机构(102a)及第二空气供给机构(102b)的任一方后,以在一方侧的燃料电池堆的输出电压达到第一输出值以后出现另一方侧的空气供给机构的电力峰值的方式,驱动另一方侧的空气供给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78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405207.X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设置有壳体(60),所述壳体(60)包括:第一构件(61),其具有第一区域(7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的第二区域(74),在所述第一区域(73)中限定有第一通道(78、79),冷却介质在该第一通道中流动;以及第二构件(88),其设置成当从与所述第二区域正交的方向看时以与所述第二区域成间隔开的关系与所述第二区域至少部分重叠,并且在内部限定连接到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91)。电抗器(31)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且开关器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构件的表面上,而电容器(35)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0260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071191.6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2/08 , H01G2/10 , H01G11/18 , H01G11/78 , H01L23/3675 , H01M10/4264 , H01M2010/4271 , H01M2220/20 , Y02E60/13
Abstract: 电容器的配置构造包括外壳、框体和散热器。外壳容纳电容器。外壳包括外壳底部。框体包括底部壁。框体具有自底部壁的一高度,所述底部壁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外壳安装在内表面上,使得外壳底部与内表面中的安装表面相对。散热器包括散热器顶部。散热器设置在底部壁的外表面上,且沿高度方向看时不与外壳重合。外壳底部与安装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小于散热器顶部与安装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