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冷却水通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67550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410596741.0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2 F01P11/04 F01P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损失较少的内燃机用冷却水通路结构。在将冷却水提供给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结构中,该冷却水通路结构具有冷却水连通部件,在该冷却水连通部件的内部,形成有依次相连接的壳体部、涡旋部、第1冷却水通路部及第2冷却水通路部。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离心式水泵的转轴方向平行,所述第2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与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垂直,在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对流经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内的冷却水进行整流的肋。

    冷却水路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47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410582496.8

    申请日:2014-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2 F01P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路结构,其能够在小空间内抑制旋流的发生从而减少水路压损。冷却水路结构(100)的冷却水连通路(140)由如下部分形成:圆状的水泵外壳(110),其收纳水泵(20);第一冷却水连通路(141),其设于水泵外壳(110)的下游(冷却水突出侧);以及筒状的第二冷却水通路(142),其沿与水泵(20)的工作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冷却水连通路(141)具有:水泵外壳连通部(241),其与水泵外壳(110)连通;三角形状部(242),其以冷却水上游侧作为一个顶点以扩大水路的方式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和上部连通部(243),其使三角形状部(242)的上部和第二冷却水通路(142)连通。

    内燃机用冷却水通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6755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596741.0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2 F01P11/04 F01P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损失较少的内燃机用冷却水通路结构。在将冷却水提供给内燃机的冷却水通路结构中,该冷却水通路结构具有冷却水连通部件,在该冷却水连通部件的内部,形成有依次相连接的壳体部、涡旋部、第1冷却水通路部及第2冷却水通路部。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被设定为与所述离心式水泵的转轴方向平行,所述第2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与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中心线方向垂直,在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对流经所述第1冷却水通路部内的冷却水进行整流的肋。

    冷却水路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4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582496.8

    申请日:2014-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12 F01P11/04 F01P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水路结构,其能够在小空间内抑制旋流的发生从而减少水路压损。冷却水路结构(100)的冷却水连通路(140)由如下部分形成:圆状的水泵外壳(110),其收纳水泵(20);第一冷却水连通路(141),其设于水泵外壳(110)的下游(冷却水突出侧);以及筒状的第二冷却水通路(142),其沿与水泵(20)的工作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冷却水连通路(141)具有:水泵外壳连通部(241),其与水泵外壳(110)连通;三角形状部(242),其以冷却水上游侧作为一个顶点以扩大水路的方式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和上部连通部(243),其使三角形状部(242)的上部和第二冷却水通路(142)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