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用导槽安装方法及其装置和软体构件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94786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80045851.7

    申请日:2005-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车门用导槽安装装置,其有利于减少工序数,且具有可对应多机种的通用性。该装置将导槽安装在机动车车门的车窗升降机构上,其由具备一对臂的机械手和设置在各臂上的导槽安装工具(3)构成,该导槽安装工具(3)包括:把持两角部的第一把持装置(10);将由该第一把持装置(10)把持的导槽的两角部按压嵌合在车窗升降机构上部的角部的按压装置(11);按压导槽并嵌入车窗升降机构上部的旋转自如的上部用辊(12);把持导槽的两端部的第二把持装置(13);按压导槽并嵌入车窗升降机构下部的旋转自如的下部用辊(14);任意设定第二把持装置(13)相对于下部用辊(14)的第一把持装置(10)的距离的滑动装置(15)。

    机动车用导槽安装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1931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80045851.7

    申请日:2005-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车门用导槽安装装置,其有利于减少工序数,且具有可对应多机种的通用性。该装置将导槽安装在机动车车门的车窗升降机构上,其由具备一对臂的机械手和设置在各臂上的导槽安装工具(3)构成,该导槽安装工具(3)包括:把持两角部的第一把持装置(10);将由该第一把持装置(10)把持的导槽的两角部按压嵌合在车窗升降机构上部的角部的按压装置(11);按压导槽并嵌入车窗升降机构上部的旋转自如的上部用辊(12);把持导槽的两端部的第二把持装置(13);按压导槽并嵌入车窗升降机构下部的旋转自如的下部用辊(14);任意设定第二把持装置(13)相对于下部用辊(14)的第一把持装置(10)的距离的滑动装置(15)。

    工件的把持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3581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07072.2

    申请日:2011-04-22

    Abstract: 一种工件的把持方法,在通过多指部的手把持散装状态的工件情况下,即使在对象工件上重叠有其它工件的状态下,也可进行工件的把持,从而能够提高工件的把持成功率。该方法是在使用两个把持装置(第一至第四指部F1至F4)把持工件(钢筋W)时,在相对于要把持的把持对象工件(把持对象钢筋T)插入把持装置的一个把持装置插入部位(区域A)不存在与其它工件干涉的状态下进行的工件的把持方法,其包括:在一个把持装置插入部位插入第一把持装置(第一指部F1及第二指部F2)而把持把持对象工件将其抬起的单端把持工序;在利用第一把持装置抬起的把持对象工件的周围(区域D)插入第二把持装置(第三指部F3及第四指部F4)而进行把持的两端把持工序。

    工件装配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5210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32634.1

    申请日:2011-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1/004 Y10T29/49829

    Abstract: 一种工件装配方法,采用装配工作单元(12),该装配工作单元(12)包括:工人站(16),工人(14)在工人站处工作;设备站(20),设备(18)在设备站处工作;和转移单元(22,24),用于在工人站(16)和设备站(20)之间转移将被处理的工件。在该方法中,由转移单元(22,24)在工人站(16)和设备站(20)之间交替移动将被处理的工件,以便工人(14)和设备(18)交替装配工件。

    三维形状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0375888C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480018738.5

    申请日:2004-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518 G01B11/005

    Abstract: 三维形状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设备,它能够在使安装在机器人上的三维测量装置沿着工件表面运动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示教并且设定机器人的操作,由此测量出工件的形状。本发明其特征在于:设定和记录(步骤S1)代表使三维测量装置、即激光扫描器沿着工件表面运动的测量操作的数据块;在输入工件的尺寸和基本形状类型之后纵向复制(步骤S2)并且横向复制(步骤S3)数据块;并且根据所复制的数据块测量(步骤S4)工件的形状。

    三维形状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816729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480018738.5

    申请日:2004-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518 G01B11/005

    Abstract: 三维形状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设备,它能够在使安装在机器人上的三维测量装置沿着工件表面运动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示教并且设定机器人的操作,由此测量出工件的形状。本发明其特征在于:设定和记录(步骤S1)代表使三维测量装置、即激光扫描器沿着工件表面运动的测量操作的数据块;在输入工件的尺寸和基本形状类型之后纵向复制(步骤S2)并且横向复制(步骤S3)数据块;并且根据所复制的数据块测量(步骤S4)工件的形状。

    助力搬运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12867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80017905.4

    申请日:2004-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力搬运装置,其减轻在作业人员操作搬运手段来搬运仪表板(P)时对作业人员的负荷,该装置具备:握持仪表板(P)的仪表板握持手段(27)、在该仪表板握持手段(27)和所述搬运手段的连接部设置的浮动机构(30)、检测出该浮动机构(30)的变位量的变位检测手段(61)、和对该变位检测手段(61)检测出的变位量进行运算处理而计算出反力的位置指令运算部(62);进而该装置将反力传达给操作所述搬运手段的作业人员。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搬运物在作业时接触任何障碍物也不会损伤搬运物和障碍物的、且由接触引起的反力被适当地传递给作业人员的助力搬运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