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2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15324.1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21 , D06M15/643 , C08F261/04 , C08F218/08 , C08F220/18 , C08F222/20 , C08F220/58 , C08F220/14 , C08F222/14 , C08F218/00 , D06M101/3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纺织品风格整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骨感风格整理的整理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整理剂其为以醋酸乙烯单体、聚乙烯醇、丙烯酸酯和多官能度丙烯酸单体为原料,在交联剂、缓冲剂、乳化剂和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乳液聚合反应,且在反应后期加入嵌段硅油制备得到的整理剂。上述整理剂不含甲醛、稳定性好,经其整理后的织物能够兼具优异的韧性、柔软的手感和合适的硬挺刚性,满足客户对骨感风格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01621.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568 , C08G18/73 , C08G18/48 , C08G18/61 , C08G18/8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后整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洗型棉织物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含氢双封头和环状有机硅氧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双端含氢硅油;将双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环氧基聚醚在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双端环氧聚醚硅油;将双端环氧聚醚硅油与聚醚胺、四甲基乙二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得到亲水柔软剂组分;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进行加聚反应,端头异氰酸酯基采用封端剂进行封闭,得到亲水交联组分;将亲水柔软剂组分和亲水交联组分复配,得到耐洗型棉织物柔软剂。本发明制得的柔软剂能够赋予棉织物优异手感、强亲水性和耐水洗等多重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7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04933.3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77/46 , C08F293/00 , D06P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增深剂。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式中R1为烯丙基或丙烯酸基,R2选自羧基、氨烃基或烷基;1≤a≤12,25≤b≤45,3≤c≤5,2≤n≤8,1≤m≤4,50≤i≤65,7≤p≤15,3≤q≤7。本申请提供的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可以避免织物黄变,且可以提高增深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41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101621.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IPC: D06M15/568 , C08G18/73 , C08G18/48 , C08G18/61 , C08G18/80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后整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洗型棉织物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含氢双封头和环状有机硅氧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双端含氢硅油;将双端含氢硅油与烯丙基环氧基聚醚在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双端环氧聚醚硅油;将双端环氧聚醚硅油与聚醚胺、四甲基乙二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缩聚反应,得到亲水柔软剂组分;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进行加聚反应,端头异氰酸酯基采用封端剂进行封闭,得到亲水交联组分;将亲水柔软剂组分和亲水交联组分复配,得到耐洗型棉织物柔软剂。本发明制得的柔软剂能够赋予棉织物优异手感、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24870.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合型耐热氟硅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含氟羟基硅油100份,耐高温硅油10‑100份,改性二氧化硅10~30份,交联剂1‑10份,催化剂1~5份,耐热添加剂1~10份。本发明结合了耐高温硅油及耐热添加剂,然后以高、低黏度复配的形式使三者协同作用,再结合侧基苯酚结构,作为交联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本发明的氟硅胶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老化及耐油性能,可在250℃左右长期使用,使氟硅胶适应更严苛的使用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