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48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45032.7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站骨料上料系统,包括设有多个料仓的堆场、平皮带、斜皮带、布料皮带、及设有多个料仓的搅拌站,布料皮带可正转和反转实现两端落料,堆场料仓均设有多个出料弧门,各出料弧门上安装有料流检测装置,平皮带、斜皮带、布料皮带均通过过渡料斗依次连接,在过渡料斗上安装有堵料检测装置,布料皮带设置在轨道上,在轨道上安装有位置检测装置,在搅拌站各料仓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料仓内料位高度的料位检测装置以及设置于限高位置的超限检查装置。系统中只设置料满检查信号,不设置料空信号,只要没有检测到料满信号,即满足上料条件,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有效提高上料可靠性、工作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31332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888223.5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B28C7/06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回转进料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搅拌机连接出料的溜管,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可旋转至各个溜管上方分料的导料装置,其还包括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导料装置上的定位片和固定在筒体上的用于检测定位片位置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每个溜管的正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垂直位置可调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所述定位片由多片平行布置的凸型铁片组成,每个凸型铁片定位一个对应的溜管位置;所述导料装置上连接有多个用于覆盖不工作溜管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由支架和可拆卸式柔性材料的清扫防尘装置组成;所述溜管和筒体上均安装有除尘口。本发明具有定位准确、减少相互串灰和内部积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6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61466.9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7/16 , B28C5/08 , B28C5/08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支点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架、搅拌筒支撑架、搅拌筒和倾翻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筒固定于所述搅拌筒支撑架上,所述搅拌筒支撑架中间固定有一根主心轴,所述搅拌筒支撑架通过该主心轴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倾翻驱动装置一端与所述底架铰接,另一端通过副心轴与所述搅拌筒支撑架铰接,所述主心轴位于所述搅拌筒的中轴线的上方,所述搅拌筒的开口的上沿位于所述主心轴轴心与所述副心轴轴心连线的延长线的下方。在搅拌机开始倾翻及倾翻全过程中,搅拌筒口的运动轨迹始终为向后退回,因此搅拌机的进料溜管不必设置伸缩套,从而使得该类型的搅拌机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和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600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60242.6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门给料器,包括机架、料斗和弧门,所述弧门具有一个圆弧形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弧门通过所述侧板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弧门关闭时该圆弧形底板封闭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所述弧门上设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引流孔和引流管,所述引流孔设于所述侧板的底端,所述引流孔的位置始终避开所述料斗的侧壁,所述引流管连接于所述引流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弧门的侧板底部设有引流装置,以实现积水的有序排放,实现环境优化,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94046.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骨料卸料气动弧门,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转动连接有弧门,所述斗体的两斜面下方分别连接有前橡胶挡板和后橡胶挡板,所述弧门闭合时,所述后橡胶挡板贴合于弧门底面设置并与前橡胶挡板配合防止骨料卡阻弧门;所述斗体的两侧面均穿设有可转动的悬臂转轴,所述悬臂转轴的内端均与由其带动转动的弧门的相应侧连接,其外端均与相应侧的拐臂连接配合传递扭矩,每个所述拐臂均与驱动其动作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两所述气缸均安装固定在斗体的后侧上;所述斗体的下端在弧门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连接框架,所述密封连接框架上连接有密封软连接。本发明实现将骨料配料和称量斗放料的料流及粉尘全部限制于密封空间内,无粉尘溢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55614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00252.6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B28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出料机构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接料斗及接水斗;所述混凝土储料斗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外罩设有一溜槽,溜槽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上,溜槽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接料斗连接第一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的正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561961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161466.9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支点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底架、搅拌筒支撑架、搅拌筒和倾翻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筒固定于所述搅拌筒支撑架上,所述搅拌筒支撑架中间固定有一根主心轴,所述搅拌筒支撑架通过该主心轴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倾翻驱动装置一端与所述底架铰接,另一端通过副心轴与所述搅拌筒支撑架铰接,所述主心轴位于所述搅拌筒的中轴线的上方,所述搅拌筒的开口的上沿位于所述主心轴轴心与所述副心轴轴心连线的延长线的下方。在搅拌机开始倾翻及倾翻全过程中,搅拌筒口的运动轨迹始终为向后退回,因此搅拌机的进料溜管不必设置伸缩套,从而使得该类型的搅拌机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和易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631332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88223.5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B28C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7/065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回转进料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搅拌机连接出料的溜管,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可旋转至各个溜管上方分料的导料装置,其还包括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在导料装置上的定位片和固定在筒体上的用于检测定位片位置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每个溜管的正上方均设置有一个垂直位置可调的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所述定位片由多片平行布置的凸型铁片组成,每个凸型铁片定位一个对应的溜管位置;所述导料装置上连接有多个用于覆盖不工作溜管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由支架和可拆卸式柔性材料的清扫防尘装置组成;所述溜管和筒体上均安装有除尘口。本发明具有定位准确、减少相互串灰和内部积料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8576047U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20904633.9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IPC: B28C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机构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出料装置,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储料斗、接料斗及接水斗;所述混凝土储料斗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外罩设有一溜槽,溜槽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升降连接于混凝土储料斗上,溜槽底部形成第二出料口;所述接料斗连接第一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一旋转机构作用下水平旋转至第二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斗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并能于第二旋转机构作用下旋转至接水斗的正下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820236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307707.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杭州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站骨料上料系统,包括设有多个料仓的堆场、平皮带、斜皮带、布料皮带、及设有多个料仓的搅拌站,布料皮带可正转和反转实现两端落料,堆场料仓均设有多个出料弧门,各出料弧门上安装有料流检测装置,平皮带、斜皮带、布料皮带均通过过渡料斗依次连接,在过渡料斗上安装有堵料检测装置,布料皮带设置在轨道上,在轨道上安装有位置检测装置,在搅拌站各料仓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料仓内料位高度的料位检测装置以及设置于限高位置的超限检查装置。系统中只设置料满检查信号,不设置料空信号,只要没有检测到料满信号,即满足上料条件,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方法可有效提高上料可靠性、工作效率、以及自动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