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3892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780045314.1

    申请日:2007-12-05

    Inventor: 三浦照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6 H01G9/08 H01G11/26 Y02E60/13 Y02T10/7022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将在由金属箔构成的集电体上形成有碳系电极层的正负一对电极,和夹在二者之间的隔离层一起卷绕,并使在相对的端面形成了一对电极部的元件中的另一个电极部的尺寸,比一个电极部的尺寸更短。在具有固定尺寸的筒中安装同一高度的元件的限定条件下,可增大有效电极面积,因而可同时实现增大容量和降低电阻。提供可以进一步小型大容量化和低电阻化的混合动力车用的电容器。

    电容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7239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80044525.9

    申请日:2006-12-11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将正负电极向相反方向引出而成的电容器元件容纳在金属壳体内,且一个电极连接在金属壳体的内底面上,电容器元件的另一个电极连接在端子板的内表面上,端子板将金属壳体的开口部密封,在端子板的表面上设置突出到比金属壳体更高的位置的平面状的连接部。

    电容器和连接电容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1402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1183.3

    申请日:2004-03-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电容的电容器,其中即使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容器时驱动电解质不会泄漏到外部。电容器包括:通过滚卷用隔离层(4)设置其间的一对平片状电极(2a)和(2b)形成的中空电容器元件(1);容纳电容器元件(1)和在其中的驱动电解质的底部密闭的金属外壳(5);和密封金属外壳(5)的开口部分的开口密封板(7),开口密封板具有外部连接端子。其中在开口密封板(7)的表面上其周边的外缘部分提供橡胶状弹性组件(9);和在金属外壳上形成电绝缘层(6)以至少覆盖从金属外壳(5)的开口端延伸至为固定所述开口密封板(7)提供的凹入(5b)的区域,且通过金属外壳(5)的开口端部分压紧橡胶状弹性组件(9)。

    电容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2361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680025979.1

    申请日:2006-07-26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包括:金属壳体,其一并收纳电容器元件和驱动用电解液,且其内底面上接合电容器元件的其中一个电极;以及端子板,其内面上接合电容器元件的另一个电极且密封金属壳体的开口部,并且在该端子板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兼作注入驱动用电解液的孔部,该压力调节阀包括:环状的弹性部件;接合至该弹性部件上面的透气性薄片;配设在该透气性薄片上的橡胶制阀体;以及收纳所述弹性部件、透气性薄片及橡胶制阀体并将阀体保持在压缩状态下的帽体,将所述弹性部件压入设在端子板上的壁部,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驱动用电解液不会泄漏的高可靠性的电容器。

    电容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0734C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0103834.6

    申请日:2000-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8 H01G9/00 H01G9/08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包括:将一对平板状的电极在其间夹装有隔片且使各电极的端面相互向相反方向凸出的情况下卷绕成的中空状电容器元件;在所述向相反方向凸出的电极各端面上,用金属喷涂、焊接、钎焊、使用导电性粘合剂进行粘接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连接的电极部;与所述电极部连接的外部连接用端子;安放所述电容器元件和驱动用电解液的筒状金属壳体;封闭所述金属壳体的开口部的封口板。能降低电极的电阻,且能实现电容器的小型化和减少构件数。

    电容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2823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80004073.0

    申请日:2008-01-23

    Abstract: 电容器包括:在两端上设置了电极的元件(1)、将元件(1)的阴极电极部(1c)与内底面接合部接合并收容的金属壳体(2)、将元件(1)的阳极电极部(1b)与内表面的接合部接合并密封金属壳体(2)的开口部的端子板,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的面积S1、端子板的接合部(3a)的面积S2、除了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的内底面与元件(1)的抵接面积S3的关系为S1<S2<S3。在金属壳体(2)内的元件(1)上配置端子板进行加压时,利用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压溃元件(1)的阴极电极部(1c)后,利用端子板的接合部(3a)压溃元件(1)的阳极电极部(1b),从而能够在元件(1)的各电极部(1b、1c)均在所需的压溃量下进行稳定的激光焊接,提高接合可靠性。

    电容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5282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04073.0

    申请日:2008-01-23

    Abstract: 电容器包括:在两端上设置了电极的元件(1)、将元件(1)的阴极电极部(1c)与内底面接合部接合并收容的金属壳体(2)、将元件(1)的阳极电极部(1b)与内表面的接合部接合并密封金属壳体(2)的开口部的端子板,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的面积S1、端子板的接合部(3a)的面积S2、除了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的内底面与元件(1)的抵接面积S3的关系为S1<S2<S3。在金属壳体(2)内的元件(1)上配置端子板进行加压时,利用金属壳体(2)的接合部(2a)压溃元件(1)的阴极电极部(1c)后,利用端子板的接合部(3a)压溃元件(1)的阳极电极部(1b),从而能够在元件(1)的各电极部(1b、1c)均在所需的压溃量下进行稳定的激光焊接,提高接合可靠性。

    电容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3378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80043444.7

    申请日:2006-12-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元件、金属性筒状壳体、电解液、和端子板。壳体容纳着电容器元件,此壳体的内底面接合着电容器元件的第1电极。端子板与电容器元件的第2电极接合,并密封壳体的开口部。在端子板与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孔,在此通孔中嵌入有外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且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密封栓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