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86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109197.8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H01M10/14 H01M4/14 H01M4/70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蓄电池,其具有多个单元电池,所述单元电池具有极板群、电解液以及单元电池室,所述极板群和所述电解液收纳在所述单元电池室中,所述极板群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所述正极板包含具有正极极耳的正极集电体和由该正极集电体保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板包含具有负极极耳的负极集电体和由所述负极集电体保持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电池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下述结构:所述汇流排的离极柱最远的部分的宽度A大于所述汇流排的离极柱最近的部分的宽度B、即A>B。该铅蓄电池改善了汇流排铸焊工艺(COS)中汇流排的焊接性并提高了放电特性。

    铅蓄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91268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75459.0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上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本发明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

    铅蓄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7178.X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1),其具有电槽(2)、盖体(3)、极板群(4)和端极柱(5)、电极端子(6)和导线连接部(7),上述电极端子(6)为平板状或长条状的铅或铅合金块,上述导线连接部(7)包括带有内螺纹孔(11)的底座(10)和一端部被插入到上述底座(10)的上述内螺纹孔(11)中而与上述底座(10)进行螺纹连接的导线(12),上述电极端子(6)的第一个端部与上述端极柱(5)的顶端焊接为一体,上述电极端子(6)的第二个端部以被上述导线连接部(7)的上述底座(10)贯穿通过的方式与上述底座(10)焊接或铸造为一体,其中,按照上述形态由上述端极柱(5)、上述电极端子(6)和上述导线连接部(7)依次连接而形成的端子组件被配置在由上述盖体(3)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围挡结构体(8)围成的空间内,在上述空间内填充有对上述端子组件进行密封和固定的树脂层(9)。

    铅蓄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181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62277.1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铅蓄电池,其具有电槽、中盖(5)、极板群和端极柱(4),所述端极柱(4)插入到以贯穿的方式预先埋入所述中盖(5)中的管形铅套(6)中并且所述端极柱(4)和所述管形铅套(6)焊接成一体,所述中盖(5)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端极柱(4)的上端面和所述铅套(6)的上端面对齐成一个平面,所述端极柱(4)与电极端子(7)焊接成一体,在所述平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覆盖在所述铅套(6)与所述中盖(5)之间的界面处存在的缝隙(8)的方式形成有树脂层(9),所述树脂层(9)在所述平面上的厚度为1.0~3.0mm。上述铅蓄电池能够有效避免在上述缝隙(8)处出现爬酸的现象,使得防漏液性良好,而且耐振动性和容量特性优良。

    控制阀式铅蓄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74708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166741.7

    申请日:200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Y02P70/54 Y02T10/7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控制阀式铅蓄电池系具有由正极板和负极板交互层叠构成的极板群、且在其间设置有隔膜,上述正极板及负极板含有用于保持活性物质的多个网孔的格栅体,至少负极板的格栅体由网状金属格栅构成,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距离在1.20mm或以上,且负极板的保持于网状金属格栅的网孔的活性物质的反应利用率在25.0%~32.0%的范围内。

    铅蓄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67414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80005965.3

    申请日:2013-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8 H01M2/305 H01M10/12 Y02E60/126

    Abstract: 一种铅蓄电池,其具备:多个极板组和多个将各极板组与电解液一起收纳的单元室,所述极板组由多个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膜层叠而成,其中,极板组中的相同极性的极板之间分别通过极板连接板连接,多个单元室邻接地排列,在相邻的单元室间收纳的极板组之间通过与极板连接板连接的连接体而串联地连接,在与位于一端的单元室中收纳的极板组连接的极板连接板中,一方与和外部端子连接的极柱连接,极板连接板、连接体以及极柱由不含有锑而含有锡的铅合金构成,关于锡的含有比例,连接体以及极柱中的至少一方的锡的含有比例大于极板连接板的锡的含有比例。

    铅蓄电池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66232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615491.1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铅蓄电池,其具有电槽、中盖(5)、极板群和端极柱(4),所述端极柱(4)插入到以贯穿的方式预先埋入所述中盖(5)中的管形铅套(6)中并且所述端极柱(4)和所述管形铅套(6)焊接成一体,所述中盖(5)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端极柱(4)的上端面和所述铅套(6)的上端面对齐成一个平面,所述端极柱(4)与电极端子(7)焊接成一体,在所述平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以覆盖在所述铅套(6)与所述中盖(5)之间的界面处存在的缝隙(8)的方式形成有树脂层(9),所述树脂层(9)在所述平面上的厚度为1.0~3.0mm。上述铅蓄电池能够有效避免在上述缝隙(8)处出现爬酸的现象,使得防漏液性良好,而且耐振动性和容量特性优良。

    铅蓄电池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39826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504558.X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电槽、中盖、极板组和端极柱,上述端极柱为U型极柱,该U型极柱的一端贯穿上述中盖,该U型极柱的另一端与极板组的汇流排和极耳进行侧面焊接而形成焊接体,在上述中盖的与上述焊接体对应的内表面上具有由挡板围成的凹形容纳部,上述焊接体嵌入到该凹形容纳部中并且通过设置在该凹形容纳部的粘接剂将上述焊接体和上述凹形容纳部粘接固定在一起,该凹形容纳部的一端侧嵌入上述U型极柱中的中空部分。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端极柱与极板组以及中盖的连接固定结构进行特定设计,从而使得端极柱的稳定性和耐振动性良好、而且整个电池的耐振动性良好、内阻小、高率放电特性优良。

    铅蓄电池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79977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54728.0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6 Y02T10/7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蓄电池,其具有多个单元电池,所述单元电池具有极板群、电解液以及单元电池室,所述极板群和所述电解液收纳在所述单元电池室中,所述极板群是由多片正极板和多片负极板隔着隔板交替排列而成,所述正极板包含具有正极极耳的正极集电体和由该正极集电体保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板包含具有负极极耳的负极集电体和由所述负极集电体保持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电池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下述结构:所述汇流排的离极柱最远的部分的宽度A大于所述汇流排的离极柱最近的部分的宽度B、即A>B。该铅蓄电池改善了汇流排铸焊工艺(COS)中汇流排的焊接性并提高了放电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