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3740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7921.3
申请日:2009-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射型屏幕,其从投射侧开始依次包括:具有聚光作用的菲涅耳透镜(101)、扩散入射光的扩散板(102)、与扩散板(102)隔着规定间隔的空气流通层配置的前面保护面板(103),而且,该前面保护面板(103)部分地吸收可视光,该前面保护面板(103)的可视光吸收率与菲涅耳透镜(101)以及扩散板(102)相比为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32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80121976.1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16 , H04N9/3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配设有隔热部的箱体(2)、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3)、显示从投影仪输出的图像的屏幕(6)、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换热器(22)、压缩器(23)),隔热部具备配设于投影仪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11a)和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12a)。
-
公开(公告)号:CN102057328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80121976.1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16 , H04N9/3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配设有隔热部的箱体(2)、作为图像显示器的投影仪(3)、显示从投影仪输出的图像的屏幕(6)、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换热器(22)、压缩器(23)),隔热部具备配设于投影仪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一隔热部(11a)和配设于屏幕的周边部进行隔热的第二隔热部(12a)。
-
公开(公告)号:CN1242902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8801538.2
申请日:1998-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26 , E05D7/1055 , E05D7/1066 , E05D7/1077 , E05Y2900/208 , E05Y2900/606 , H04M1/0216 , H04M1/0254 , Y10T16/540257
Abstract: 在一外壳主体(1)一端的两侧形成一对轴(2),在一盖(4)的一端形成一对延长部件(5),该对延长部件(5)相互面对。在延长部件(5)的每一个相对面上形成:一孔(6),其与轴(2)旋转配合;一斜面(7),当把盖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时,该斜面(7)将轴(2)导引至孔(6);和一斜面(8),当把盖从外壳主体(1)上拆下来时,该斜面(8)将轴(2)从延长部件(5)上引导出去。这些构件易于使盖(4)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而又不受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501667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3152664.0
申请日:1998-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26 , E05D7/1055 , E05D7/1066 , E05D7/1077 , E05Y2900/208 , E05Y2900/606 , H04M1/0216 , H04M1/0254 , Y10T16/540257
Abstract: 在一外壳主体(1)一端的两侧形成一对轴(2),在一盖(4)的一端形成一对延长部件(5),该对延长部件(5)相互面对。在延长部件(5)的每一个相对面上形成:一孔(6),其与轴(2)旋转配合;一斜面(7),当把盖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时,该斜面(7)将轴(2)导引至孔(6);和一斜面(8),当把盖从外壳主体(1)上拆下来时,该斜面(8)将轴(2)从延长部件(5)上引导出去。这些构件易于使盖(4)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而又不受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2C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98801538.2
申请日:1998-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26 , E05D7/1055 , E05D7/1066 , E05D7/1077 , E05Y2900/208 , E05Y2900/606 , H04M1/0216 , H04M1/0254 , Y10T16/540257
Abstract: 在一外壳主体(1)一端的两侧形成一对轴(2),在一盖(4)的一端形成一对延长部件(5),该对延长部件(5)相互面对。在延长部件(5)的每一个相对面上形成:一孔(6),其与轴(2)旋转配合;一斜面(7),当把盖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时,该斜面(7)将轴(2)导引至孔(6);和一斜面(8),当把盖从外壳主体(1)上拆下来时,该斜面(8)将轴(2)从延长部件(5)上引导出去。这些构件易于使盖(4)安装到外壳主体(1)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而又不受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27177C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98125183.8
申请日:1998-1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04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电源电路的接线端子连接器件中,一个连接引线件具有一个包括环形螺旋环部分的直的跨接部分,和以弯钩形方式延伸的附加端子部分。该附加端子部分插入底板通孔中并固定,同时螺旋环部分插入底板的槽中并夹持在其内。槽长度等于或者小于螺旋环部分的外直径,螺旋环部分的最外部与槽内侧壁紧密接触,本发明能使接线端子连接器件整体尺寸减少一些。
-
公开(公告)号:CN1219007A
公开(公告)日:1999-06-09
申请号:CN98125183.8
申请日:1998-1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R9/09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电源电路的接线端子连接器件中,一个连接引线件具有一个包括环形螺旋环部分的直的跨接部分,和以弯钩形方式延伸的附加端子部分。该附加端子部分插入底板通孔中并固定,同时螺旋环部分插入底板的槽中并夹持在其内。槽长度等于或者小于螺旋环部分的外直径,螺旋环部分的最外部与槽内侧壁紧密接触,本发明能使接线端子连接器件整体尺寸减少一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