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366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10145652.9

    申请日:200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备:制冷剂管,其形成为如直管部及曲管部连续那样的蛇行状;多个散热片,其具有多个制冷剂管贯通的制冷剂管插入孔,且将制冷剂管插入孔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其夹持散热片而配置,第一端板分别具有:制冷剂管的一曲管部、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和制冷剂管的至少始端或终端贯通的端部孔,第二端板具有位于一曲管部的相反侧的另一曲管部贯通的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由第一矩形部、和第一矩形部的两端的以第一矩形部的短边为一边的三角形、即将与短边相对的顶角部形成为规定的圆弧的三角形部形成。由此,得到制造成品率高、低成本且高品质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9122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210322.3

    申请日:2008-06-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直管部(3a)和曲管部(3b、3A)连续的形成如蛇行状的制冷剂管(3);具有多个制冷剂管(3)贯通的长孔(2a),且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散热片(2);具有多个制冷剂管(3)贯通的贯通孔(6),并夹着散热片(2)配置的一对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的至少一个具备加工孔(7),加工孔(7)与制冷剂管(3)的贯通孔(6)并排设置,并具有贴紧部(8),贴紧部(8)在制冷剂管(3)的贯通状态下具有一部分向贯通孔(6)内侧突出而贴紧制冷剂管(3)外壁表面。由此,获得制造成品率高、成本低,而且质量高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9122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810210322.3

    申请日:2008-06-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直管部(3a)和曲管部(3b、3A)连续的形成如蛇行状的制冷剂管(3);具有多个制冷剂管(3)贯通的长孔(2a),且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散热片(2);具有多个制冷剂管(3)贯通的贯通孔(6),并夹着散热片(2)配置的一对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的至少一个具备加工孔(7),加工孔(7)与制冷剂管(3)的贯通孔(6)并排设置,并具有贴紧部(8),贴紧部(8)在制冷剂管(3)的贯通状态下具有一部分向贯通孔(6)内侧突出而贴紧制冷剂管(3)外壁表面。由此,获得制造成品率高、成本低、而且质量高的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6366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45652.9

    申请日:200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备:制冷剂管,其形成为如直管部及曲管部连续那样的蛇行状;多个散热片,其具有多个制冷剂管贯通的制冷剂管插入孔,且将制冷剂管插入孔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其夹持散热片而配置,第一端板分别具有:制冷剂管的一曲管部、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和制冷剂管的至少始端或终端贯通的端部孔,第二端板具有位于一曲管部的相反侧的另一曲管部贯通的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由第一矩形部、和第一矩形部的两端的以第一矩形部的短边为一边的三角形、即将与短边相对的顶角部形成为规定的圆弧的三角形部形成。由此,得到制造成品率高、低成本且高品质的热交换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