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42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96191783.0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6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99117509.3
申请日:1999-08-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 G11B7/123 , G11B7/127 , G11B7/1359 , G11B7/1362 , G11B7/13922 , G11B2007/00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薄型光学头,包括设置在光源1与信息记录媒体11之间的光路中的衍射光学元件5和折射光学装置9,它具有一个从光源1出射的光2的光轴对角地进入的光学平面,将它们配置成使产生的从衍射光学元件5出射的衍射光因出射光2波长波动所造成的衍射角变化和从折射光学装置9出射的折射光的折射角变化相抵消。
-
公开(公告)号:CN149549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5193.9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射光5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d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275088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3155193.9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射光5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d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244008A
公开(公告)日:2000-02-09
申请号:CN99117509.3
申请日:1999-08-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B7/1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 G11B7/123 , G11B7/127 , G11B7/1359 , G11B7/1362 , G11B7/13922 , G11B2007/00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薄型光学头,包括设置在光源1与信息记录媒体11之间的光路中的衍射光学元件5和折射光学装置9,它具有一个从光源1出射的光2的光轴对角地进入的光学平面,将它们配置成使产生的从衍射光学元件5出射的衍射光因出射光2波长波动所造成的衍射角变化和从折射光学装置9出射的折射光的折射角变化相抵消。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5A
公开(公告)日:1998-02-18
申请号:CN96191783.0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26/08 , G02B26/02 , G02B26/04 , G02B26/06 , G01J1/00 , G01J1/02 , G01J1/04 , G01J1/06 , G01J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532827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30173.4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133 , G11B2007/0013
Abstract: 一个光学头器件包括:一个光学元件,用于会聚从重现信息层(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目标信息层)反射的光,和在不同位置的与重现信息层相邻的信息层反射的光;一个光接收元件,用于从该光学元件会聚的反射光中得到探测信号;一个算术电路,用于从该探测信号中获得重现信号。该光接收元件包括:一个第一光接收部分,用于从包含了重现信息层的反射光的一束光中探测第一探测信号的;一个第二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一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二探测信号,该第一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比重现信息层到物镜的距离更远;和一个第三光接收部分,用于从第二信息层的反射光中探测第三探测信号,该第二信息层比重现信息层更靠近物镜。该算术电路使用根据重现信息层与相邻信息层的间距确定的常数K和L,以从第一探测信号中减去K倍的第二探测信号和L倍的第三探测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5C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申请号:CN94116279.6
申请日:1994-09-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J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1/04 , G01J1/0407 , G01J1/0411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62 , G01J5/34
Abstract: 一种用热电体检测红外线的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它在省去外部透镜,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了红外线的探测灵敏度,结构特征是在具有开口部的密封罩(密封体)内部设置探测红外线的热电体,于上述密封罩的开口部设置红外线入射滤光片,将使红外线聚光或成像于上述热电体的衍射光学透镜(衍射光学元件)设置于上述红外线入射滤光片的表面或背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6557A
公开(公告)日:1995-08-09
申请号:CN94116279.6
申请日:1994-09-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8B1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1/04 , G01J1/0407 , G01J1/0411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62 , G01J5/34
Abstract: 一种用热电体检测红外线的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它在省去外部透镜,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提高了红外线的探测灵敏度,结构特征是在具有开口部的密封罩(密封体)内部设置探测红外线的热电体,于上述密封罩的开口部设置红外线入射滤光片,将使红外线聚光或成像于上述热电体的衍射光学透镜(衍射光学元件)设置于上述红外线入射滤光片的表面或背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