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27977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020071.3

    申请日:200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08 G02B6/0045 G02B6/0055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的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10),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17),能够透过从LED(9)入射的光;和突出部(18),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17)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17)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19),透明主体部(17)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第1发光部(7)。突出部(18)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设置有反射部(21),突出部(18)的前端设置有第2发光部(8)。在第1发光部(7)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确认发光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认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导光装置。

    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279773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020071.3

    申请日:200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08 G02B6/0045 G02B6/0055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的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10),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17),能够透过从LED(9)入射的光;和突出部(18),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17)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17)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19),透明主体部(17)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第1发光部(7)。突出部(18)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设置有反射部(21),突出部(18)的前端设置有第2发光部(8)。在第1发光部(7)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确认发光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认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导光装置。

    导光装置、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960467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80106875.7

    申请日:2009-0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7/0008 G02B6/0045 G02B6/0055

    Abstract: 一种用于非接触通信介质读写装置(1)的导光装置,具有导光板(10),该导光板具有:透明主体部(17),能够透过从LED(9)入射的光;和突出部(18),被设置为从透明主体部(17)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透明主体部(17)的下表面侧设置有漫反射部(19),透明主体部(17)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第1发光部(7)。突出部(18)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设置有反射部(21),突出部(18)的前端设置有第2发光部(8)。在第1发光部(7)被非接触通信介质遮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发光部(8)确认发光状态。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认发光部的发光状态的导光装置。

    便携终端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7200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39074.5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该实用新型涉及便携终端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装置,即使跟踪因落下等冲击而相对于电路基板移动的电池组而受电部在受电端子的厚度方向相对于壳体移动,在电路基板及连接部中也不发生损坏或从基板脱离。便携终端装置(10)具备:受电部(16),具有被壳体(11)保持的多个端子板(44);供电部(18),设置在电池组(14)上并与受电部(16)连接;以及连接部(23),设置在电路基板(13)上,并经由挠性电路基板(21)与受电部(16)连接。挠性电路基板(21)具备沿着端子板(44)配置的方向能够伸缩的伸缩部(51)。

    便携终端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14309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34940.X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装置,电池组的可更换性、防水性、防尘性均得到满足。便携终端装置(10)具备:闭锁部(盖部或模块),用于闭锁设置在壳体(11)上的凹部(25);框状的防水部件(28),配置在凹部和闭锁部之间并与其紧密接合;以及孔部(31),被挡水部件(32)覆盖且设置在防水部件的外侧,该挡水部件使液体不能从壳体的外部向内部通过且使气体能够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之间通过。挡水部件是合成压延加工聚四氟乙烯的薄膜和聚氨基甲酸酯聚合物而成的部件。凹部设置在电池组(14)的收容部的外侧。而且,便携终端装置在凹部的底面还具备能够从壳体的外部访问电路基板(13)的连通孔(26),框状的防水部件包围连通孔而设置。

    携带式终端机
    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032693S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30218476.3

    申请日:2014-07-02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携带式终端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带有通信功能的携带式的信息终端机。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立体图2表现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2。5.示出透明部参考图中斜线区域是透明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