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7209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45156.1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29C4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0053 , B29C45/14196 , B29C45/14827 , B29C45/33 , B29C2045/0058 , B29C2045/14204 , B29C2045/1477 , B29C2045/4063 , B29C2045/445 , B29C2045/4492 , B29C45/14262 , B29C2045/14278
Abstract: 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以及模内注塑装置,在通过将树脂注入到形成于模内注塑成形模具内部的成形空间而形成框体成形件的同时,使薄膜与该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形成一体。之后,在前述框体成形件的立起壁的角部的至少上端部分处,在留下图案层的情形下将薄膜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剥离。然后,在薄膜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一体化的剩下的部位处,在留下图案层的情形下将薄膜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78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10183513.2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均匀地贴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图案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在与用于按压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第一模具(104)的分模面(104a)相对的薄膜按压框(105)上设置由弹性体形成的薄膜按压弹性体(135)。在分模面(104a)上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凹部(114),利用和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接触的薄部(145)的面、插入分模面(104a)及凹部(114)的厚部(155)的楔形效果,将端部用力夹住,由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宽度方向被分模面(104a)与厚部(155)的面夹住,因此,能防止在成形件上产生图案的褶皱、图案的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03507209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245156.1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29C4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0053 , B29C45/14196 , B29C45/14827 , B29C45/33 , B29C2045/0058 , B29C2045/14204 , B29C2045/1477 , B29C2045/4063 , B29C2045/445 , B29C2045/4492
Abstract: 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以及模内注塑装置,在通过将树脂注入到形成于模内注塑成形模具内部的成形空间而形成框体成形件的同时,使薄膜与该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形成一体。之后,在前述框体成形件的立起壁的角部的至少上端部分处,在留下图案层的情形下将薄膜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剥离。然后,在薄膜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一体化的剩下的部位处,在留下图案层的情形下将薄膜从前述框体成形件的表面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890788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83513.2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均匀地贴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图案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在与用于按压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第一模具(104)的分模面(104a)相对的薄膜按压框(105)上设置由弹性体形成的薄膜按压弹性体(135)。在分模面(104a)上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凹部(114),利用和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接触的薄部(145)的面、插入分模面(104a)及凹部(114)的厚部(155)的楔形效果,将端部用力夹住,由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103)的宽度方向被分模面(104a)与厚部(155)的面夹住,因此,能防止在成形件上产生图案的褶皱、图案的断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