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88645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310100602.6

    申请日:2003-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956 G11B7/0933 G11B7/09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在2个聚焦线圈(4R、4L)的外侧面安装有跟踪线圈(5R、5L)。在聚焦线圈(4R、4L)的内部,分别配置有第1磁铁(10)及第2磁铁(11)。隔着跟踪线圈(5R、5L),配置与第1磁铁(10)及第2磁铁(11)相对的第3磁铁(12)。保持第1磁铁(10)的第1磁铁(6)的开放端、与保持第2磁铁(11)的第2磁轭(7)的开放端,通过桥接磁轭(9)连结。由于在桥接磁轭(9)内形成磁通,所以可以抑制纵摇振动,另外,由于有效磁通增加,所以驱动灵敏度提高。

    物镜驱动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8795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064.2

    申请日:200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932 G11B7/0956

    Abstract: 一种促进高密度化的光盘装置,在将物镜(1)向光轴方向、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光盘半径方向的倾动方向进行驱动,以获得良好的记录再生特性,实现使动作灵敏度提高、并获得稳定的动作特性。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通过在将对可动部(5)进行支承的6根支承构件(6a~6f)支承的6处的固定部(7a~7f)中、使2处的固定部(7b、7e)的刚性比另外4处的固定部(7a、7c、7d、7f)的刚性较低,能提高可动部(5)的动作灵敏度并使可动部(5)的动作稳定。

    光拾波器装置、光拾波器单元和数据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69004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114232.0

    申请日:2012-04-18

    Inventor: 家木浩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03 G11B7/0932 G11B7/0933 G11B7/0935 G11B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波器装置,其与以往相比,可以降低相对于带的运行方向所需要的空间。该光拾波器装置具有如下:固定部(100);可移动部(11);一方的端部被固定在固定部(100)、且另一方的端部被固定在可移动部(11)的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和第二弹性支承构件(12b);在可移动部(11)所固定的物镜(8)。物镜(8)配置于:在从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的一方的端部沿相对于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垂直的方向延长的线、与从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另一方的端部沿相对于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垂直的方向延长的线之间所存在的区域,并且在第一弹性支承构件(12a)和第二弹性支承构件(12b)之间存在的区域的外侧。

    物镜驱动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2500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380102064.2

    申请日:200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932 G11B7/0956

    Abstract: 一种促进高密度化的光盘装置,在将物镜(1)向光轴方向、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光盘半径方向的倾动方向进行驱动,以获得良好的记录再生特性,实现使动作灵敏度提高、并获得稳定的动作特性。本发明的物镜驱动装置,通过在将对可动部(5)进行支承的6根支承构件(6a~6f)支承的6处的固定部(7a~7f)中、使2处的固定部(7b、7e)的刚性比另外4处的固定部(7a、7c、7d、7f)的刚性较低,能提高可动部(5)的动作灵敏度并使可动部(5)的动作稳定。

    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97550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200310100602.6

    申请日:2003-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0956 G11B7/0933 G11B7/09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驱动装置,在2个聚焦线圈(4R、4L)的外侧面安装有跟踪线圈(5R、5L)。在聚焦线圈(4R、4L)的内部,分别配置有第1磁铁(10)及第2磁铁(11)。隔着跟踪线圈(5R、5L),配置与第1磁铁(10)及第2磁铁(11)相对的第3磁铁(12)。保持第1磁铁(10)的第1磁铁(6)的开放端、与保持第2磁铁(11)的第2磁轭(7)的开放端,通过桥接磁轭(9)连结。由于在桥接磁轭(9)内形成磁通,所以可以抑制纵摇振动,另外,由于有效磁通增加,所以驱动灵敏度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