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7701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01981.1

    申请日:2010-0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泡形灯,同时实现散热性提高与小型化、轻量化,并且还减少对点亮电路的热负荷。灯泡形灯(1)包括:具有LED的LED模块(3);一端具有灯头部件(15)且对LED发光时的热进行散热的筒状外壳(7);搭载LED模块(3)且封塞外壳7的另一端并将所述热传递给外壳(7)的载置部件(5);经灯头部件(15)接受供电后使LED发光的点亮电路(11);以及配置在外壳(7)内且存放点亮电路(11)的电路支架(13),在电路支架(13)与外壳(7)和载置部件(5)之间有空气层,点亮电路(11)由电路支架(13)与所述空气层隔离,当设载置部件(5)与外壳(7)的接触面积为S1、LED模块(3)的基板(17)与载置部件(5)的接触面积为S2时,接触面积之比S1/S2满足0.5≦S1/S2。

    照明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244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29683.3

    申请日:2010-06-09

    Abstract: 灯泡型LED灯(1)具有:搭载了LED模块(10)的支架(20)、以及覆盖LED模块(10)的球状物(70)。在支架(20)的搭载了LED模块(10)的表面(24a)上形成包围LED模块(10)周围的沟部(21),在该沟部(21)中插入了球状物(70)的端部(70a)。在沟部(21)一个侧壁(24c)中,在对接近沟部开口的端部(D1)与比该端部(D1)更靠近沟部底的端部(D2)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端部(D2)与端部(D1)相比,位于沿与沟部深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凹入的位置。并且,在沟部(21)的底面(24d)的一部分上形成了贯通至支架(20)的背面(24b)的贯通孔(22)。在该贯通孔(22)和沟部(21)中填充了粘合剂(80)。

    具有改进的启动性能的紧湊型自镇流荧光灯

    公开(公告)号:CN1527351A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200410033041.7

    申请日:2004-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61/327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自镇流荧光灯包括将一玻璃管绕螺旋轴线缠绕至其端部而形成的一个双螺旋电弧管,每个封闭电极在玻璃管端部带一灯丝线圈,一个底部封闭的固定件,固定电弧管。该固定件在端面上具有供玻璃管端部插入的插入开口。玻璃管端部的插入位置可使灯丝线圈位于固定件中,而在玻璃管端部的插入方向上,灯丝线圈和插入开口边缘的最小距离L为6mm。

    灯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8878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3909.X

    申请日:2010-0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泡形灯,同时实现散热性提高与小型化、轻量化,并且还减少对点亮电路的热负荷。灯泡形灯(1)包括:具有LED的LED模块(3);一端具有灯头部件(15)且对LED发光时的热进行散热的筒状外壳(7);搭载LED模块(3)且封塞外壳7的另一端并将所述热传递给外壳(7)的载置部件(5);经灯头部件(15)接受供电后使LED发光的点亮电路(11);以及配置在外壳(7)内且存放点亮电路(11)的电路支架(13),在电路支架(13)与外壳(7)和载置部件(5)之间有空气层,点亮电路(11)由电路支架(13)与所述空气层隔离,当设载置部件(5)与外壳(7)的接触面积为S1、LED模块(3)的基板(17)与载置部件(5)的接触面积为S2时,接触面积之比S1/S2满足0.5≦S1/S2。

    照明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244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9683.3

    申请日:2010-06-09

    Abstract: 灯泡型LED灯(1)具有:搭载了LED模块(10)的支架(20)、以及覆盖LED模块(10)的球状物(70)。在支架(20)的搭载了LED模块(10)的表面(24a)上形成包围LED模块(10)周围的沟部(21),在该沟部(21)中插入了球状物(70)的端部(70a)。在沟部(21)一个侧壁(24c)中,在对接近沟部开口的端部(D1)与比该端部(D1)更靠近沟部底的端部(D2)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端部(D2)与端部(D1)相比,位于沿与沟部深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凹入的位置。并且,在沟部(21)的底面(24d)的一部分上形成了贯通至支架(20)的背面(24b)的贯通孔(22)。在该贯通孔(22)和沟部(21)中填充了粘合剂(8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