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气化装置、催化剂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86181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1802173.5

    申请日:2001-07-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幅度降低气化器电加热器消耗电力,减少燃料消耗量的催化剂燃烧装置。该催化剂燃烧装置除包括供给燃料的燃料罐1和供给空气的鼓风机5外,还包括:使前述燃料气化用的气化器8,容纳前述气化的燃料和前述空气的混合气空间15,与前述混合气空间邻接的催化剂燃烧部17、设置在混合气空间15内的催化剂发热体10,其中催化剂发热体10具有从前述混合气流上游侧到下游侧设置的第1发热体间隔部11和第2发热体间隔部12,催化剂载置于其全部或一部,并设有前述混合气流通用的第1混合气流通口13和第2混合气流通口14。

    蓄热式热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1208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1203.7

    申请日:2004-06-09

    Abstract: 在具有传统的蓄热部的热泵系统中,因需要有大容量的储存热水箱,故存在着设置空间、施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蓄热式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循环;储存蓄热材料用的第1储存装置(12);通过来自制冷剂的热对所述蓄热材料进行加热、使其分解用的第1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2);从所述分离后的蓄热材料、向所述制冷剂进行传热用的第2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13);将所述分解后的蓄热材料进行储存用的第2储存装置(10);通过将储存在所述第2储存装置(10)中的所述蓄热材料再次结合而发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6),第1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2)兼用于所述热泵循环的散热器(2),第2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13)兼用于所述热泵循环的蒸发器(4)的至少一部分。

    蓄热式热泵系统及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0598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480001203.7

    申请日:2004-06-09

    Abstract: 在具有传统的蓄热部的热泵系统中,因需要有大容量的储存热水箱,故存在着设置空间、施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蓄热式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循环;储存蓄热材料用的第1储存装置(12);通过来自制冷剂的热对所述蓄热材料进行加热、使其分解用的第1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2);从所述分离后的蓄热材料、向所述制冷剂进行传热用的第2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13);将所述分解后的蓄热材料进行储存用的第2储存装置(10);通过将储存在所述第2储存装置(10)中的所述蓄热材料再次结合而发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的发热装置(6),第1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2)兼用于所述热泵循环的散热器(2),第2制冷剂·蓄热材料热交换装置(13)兼用于所述热泵循环的蒸发器(4)的至少一部分。

    燃料气化装置、催化剂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26550C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1802173.5

    申请日:2001-07-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幅度降低气化器电加热器消耗电力,减少燃料消耗量的催化剂燃烧装置。该催化剂燃烧装置除包括供给燃料的燃料罐1和供给空气的鼓风机5外,还包括:使前述燃料气化用的气化器8,容纳前述气化的燃料和前述空气的混合气空间15,与前述混合气空间邻接的催化剂燃烧部17、设置在混合气空间15内的催化剂发热体10,其中催化剂发热体10具有从前述混合气流上游侧到下游侧设置的第1发热体间隔部11和第2发热体间隔部12,催化剂载置于其全部或一部,并设有前述混合气流通用的第1混合气流通口13和第2混合气流通口1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