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溶解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47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80039328.3

    申请日:2012-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606 B01F3/04503

    Abstract: 气液混合槽、中间槽和气液分离槽在溶解罐的内部由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划分而形成,相对于溶解有气体的液体的流动,气液混合槽、中间槽和气液分离槽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配置,溶解罐被分割为两部分,由上侧的上零件和下侧的下零件形成,在上零件中,第一分隔壁与上零件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一分隔壁从上零件的顶面向下方延伸,在下零件中,第二分隔壁与下零件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分隔壁从下零件的底面向上方延伸,气体循环配管夹入上零件的顶面与第二分隔壁的上部之间,由于该气体循环配管的夹入,上零件的顶面与第二分隔壁的上部之间具有水密封性。

    阀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4023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66873.1

    申请日:2012-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5/0414 F16K5/04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内筒旋转时的启动转矩、使内筒的旋转动作顺畅进行的阀装置。阀装置(1)具备:具有流体的流入口(4)和流出口(5)的阀壳(2)、以及内装于该阀壳(2)的阀体(3)。阀体(3)具有外筒(10)和可旋转地内装于该外筒(10)的内筒(20),在外筒(10)的周壁部(11)沿周向形成第1外筒侧开口(12)和第2外筒侧开口(13),第1外筒侧开口(12)与阀壳(2)的流出口(5)连通,在内筒(20)的内部形成与阀壳(2)的流入口(4)连通的内部流路(21),在周壁部(24)上沿周向形成第1内筒侧开口(25)和第2内筒侧开口(26),通过内筒(20)的旋转,将第1外筒侧开口(12)与第1内筒侧开口(25)连通或非连通而对使流体流通的流路进行开闭。第2外筒侧开口(13)和第2内筒侧开口(26)形成于在流路关闭状态时相互连通的位置。

    阀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402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80066873.1

    申请日:2012-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5/0414 F16K5/04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内筒旋转时的启动转矩、使内筒的旋转动作顺畅进行的阀装置。阀装置(1)具备:具有流体的流入口(4)和流出口(5)的阀壳(2)、以及内装于该阀壳(2)的阀体(3)。阀体(3)具有外筒(10)和可旋转地内装于该外筒(10)的内筒(20),在外筒(10)的周壁部(11)沿周向形成第1外筒侧开口(12)和第2外筒侧开口(13),第1外筒侧开口(12)与阀壳(2)的流出口(5)连通,在内筒(20)的内部形成与阀壳(2)的流入口(4)连通的内部流路(21),在周壁部(24)上沿周向形成第1内筒侧开口(25)和第2内筒侧开口(26),通过内筒(20)的旋转,将第1外筒侧开口(12)与第1内筒侧开口(25)连通或非连通而对使流体流通的流路进行开闭。第2外筒侧开口(13)和第2内筒侧开口(26)形成于在流路关闭状态时相互连通的位置。

    气体溶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54070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0780019327.1

    申请日:2007-05-28

    Abstract: 一种气体溶解装置(1)包含中心轴倾斜于水平方向且两端密封的圆管状容器(15)。容器(15)中气体和液体之间交界面(6)的中心位于容器(15)的侧壁(13)长度方向的中部。容器(15)在交界面上部和下部的两个内部区域分别为气体区(61)和液体区(62)。用于向容器(15)中注入气液混合流体的注入口(11),置于相同于或低于交界面(6)的位置。用于排出液体的液体出口(12)置于容器(15)液体区(62)底部附近。由于容器(15)是倾斜的,交界面(6)有足够大的区域促进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由于液体区(62)中的液位足够深,可以阻止液体在其中存在大气泡的情况下从液体出口(12)排出。

    空气溶解水生成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31572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0980133192.0

    申请日:2009-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4049 A61H33/02 A61H33/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溶解水生成装置,其具备罐和喷出路径,上述罐具备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上述喷出路径被设置成与上述液体流入口连接,并且能与水的供应源连接。其构成为经由喷出路径向罐喷出水,由此制作在上述水中溶解了水的气体溶解水。罐具备隔壁,该隔壁将上述罐的内部划分为混合室和分离室。上述液体流入口设置于上述混合室,上述液体流出口设置于上述分离室,上述分离室经由上述连通路从上述混合室接收含有气泡的气体溶解水,并分离上述气体溶解水和气泡,将分离出的上述气体溶解水从上述液体流出口向外部提供,分离出的气泡向滞留于上述分离室上部的气体中汇合。并且,具备将上述分离室和上述喷出路径连通起来的返送管线,该返送管线用于将滞留于上述分离室上部的气体向上述喷出路径输送。

    气体溶解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4785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80039328.3

    申请日:2012-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5/0606 B01F3/04503

    Abstract: 气液混合槽、中间槽和气液分离槽在溶解罐的内部由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划分而形成,相对于溶解有气体的液体的流动,气液混合槽、中间槽和气液分离槽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配置,溶解罐被分割为两部分,由上侧的上零件和下侧的下零件形成,在上零件中,第一分隔壁与上零件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一分隔壁从上零件的顶面向下方延伸,在下零件中,第二分隔壁与下零件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分隔壁从下零件的底面向上方延伸,气体循环配管夹入上零件的顶面与第二分隔壁的上部之间,由于该气体循环配管的夹入,上零件的顶面与第二分隔壁的上部之间具有水密封性。

    混合水龙头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18720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70687.4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水龙头(1),其能够良好地实现出水头、操作杆和水龙头阀芯在外观上的整洁从而设计性优异。在收纳有出水头(4)、操作杆(2)以及水龙头阀芯(3)的操作箱(5)的内侧设置有:覆盖操作杆(2)中的与水龙头阀芯(3)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杆罩(2c);将杆罩(2c)旋转支承在操作箱(5)及水龙头阀芯(3)上的支承单元(6、7);固定水龙头阀芯(3)的阀芯支架(3b)。在杆罩(2c)上设置有:供操作杆(2)的操作部(2b)倾斜自如地插穿的罩孔(2d);卡合在转动轴(2a)上的卡合部(8)。对于操作箱(5)的一部分,在操作箱(5)上设置使包含杆罩(2c)的罩孔(2d)的部分露出,且使操作部(2b)以可操作的状态突出于外部的操作用开口部(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