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4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80020060.9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3/00 , F25B41/00 , F25B2313/02742 , F25B2400/04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 F25B240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作为制冷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1A)具备:蒸发器(25)、第一压缩机(21)、蒸气冷却器(3)、第二压缩机(22)及冷凝器(23)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2);使载热体在冷凝器(23)与向大气中散出热量的第一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的散热回路(4);使载热体在蒸发器(25)与第二热交换器(7)之间循环的吸热回路(6)。蒸气冷却器(3)是在由第一压缩机(21)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与在散热回路(4)中流动的载热体或在吸热回路(6)中流动的载热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9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80000874.0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00 , F25B41/00 , F25B41/003 , F25B41/04 , F25B43/006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 F25B2400/16
Abstract: 冷冻循环装置(1A)具备:将蒸发器(25)、第1压缩机(21)、中间冷却器(8)、第2压缩机(22)以及冷凝器(23)按该顺序连接起来的主回路(2);和使蒸发器(25)中存积的冷媒液经由吸热用热交换器(6)循环的蒸发侧循环路(5)。中间冷却器(8)是通过冷媒液冷却由第1压缩机(21)压缩的冷媒蒸汽的热交换器。供给路(71)将流经第1循环路(5)的冷媒液的一部分供给到中间冷却器(8),回收路(73)将冷媒液从中间冷却器(8)回收到蒸发器(25)。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4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20060.9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13/00 , F25B41/00 , F25B2313/02742 , F25B2400/04 , F25B2400/072 , F25B2400/13 , F25B240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作为制冷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1A)具备:蒸发器(25)、第一压缩机(21)、蒸气冷却器(3)、第二压缩机(22)及冷凝器(23)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2);使载热体在冷凝器(23)与向大气中散出热量的第一热交换器(5)之间循环的散热回路(4);使载热体在蒸发器(25)与第二热交换器(7)之间循环的吸热回路(6)。蒸气冷却器(3)是在由第一压缩机(21)压缩后的制冷剂蒸气与在散热回路(4)中流动的载热体或在吸热回路(6)中流动的载热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80006459.3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速度型压缩机具备:旋转体,包括旋转轴及至少1个叶轮;制冷剂流路,位于旋转体的周围,并供气相制冷剂流动;主流路,在旋转体的内部沿旋转体的轴向延伸,并供液相制冷剂流动;及喷射流路,位于旋转体的内部,从主流路分支而从主流路延伸至制冷剂流路,并将液相制冷剂从主流路导向制冷剂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4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280019893.3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0 , F25B1/00 , F25B1/10 , F25B41/04 , F25B41/046 , F25B24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A))具备:从蒸发器(25)向冷凝器(23)引导制冷剂蒸气的蒸气路径(2A);从冷凝器(23)向蒸发器(25)引导制冷剂液的液体路径(2B);使存积于蒸发器(25)的制冷剂液经由第一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1))而循环的第一循环路(4);使存积于冷凝器(23)的制冷剂液经由第二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33))而循环的第二循环路(5)。在第一循环路(4)及第二循环路(5)上设有第一切换机构与第二切换机构。第一切换机构及第二切换机构为例如四通阀(61、62)。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19893.3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B1/00 , F25B1/00 , F25B1/10 , F25B41/04 , F25B41/046 , F25B24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1A))具备:从蒸发器(25)向冷凝器(23)引导制冷剂蒸气的蒸气路径(2A);从冷凝器(23)向蒸发器(25)引导制冷剂液的液体路径(2B);使存积于蒸发器(25)的制冷剂液经由第一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1))而循环的第一循环路(4);使存积于冷凝器(23)的制冷剂液经由第二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33))而循环的第二循环路(5)。在第一循环路(4)及第二循环路(5)上设有第一切换机构与第二切换机构。第一切换机构及第二切换机构为例如四通阀(61、62)。
-
公开(公告)号:CN10347708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80015992.4
申请日:2012-10-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4D27/0246 , F04D29/4213 , F04D29/4273 , F04D29/685 , F04D29/6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泵装置及泵系统。泵装置(1A)具备:绕旋转轴(A)旋转的叶轮(2);沿着叶轮(2)的旋转轴(A)延伸的流入路(10a);设置在叶轮(2)的周围的涡旋室(10b);设置在流入路(10a)的周围的高压室(4);分隔流入路(10a)与高压室(4)的周壁(5);将涡旋室(10b)与高压室(4)连通的旁通路(6)。在周壁(5)上沿着周向设有多个贯通孔(51),贯通孔(51)的中心轴(B)包含于与旋转轴(A)实质垂直的平面之内,中心轴(B)相对于基准线(L)倾斜,中心轴(B)相对于基准线(L)的倾斜方向被设定为,贯通孔(51)的流入路侧的开口(51q)位于比高压室(4)侧的开口(51p)更靠叶轮(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97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80000885.9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3 , F25B1/04 , F25B1/10 , F25B43/006 , F25B2400/072 , F25B240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循环装置(1A),具备:蒸发器(23),其贮存冷媒液,并且在内部使冷媒液蒸发;冷凝器(22),其在内部使冷媒蒸汽冷凝,并且贮存冷媒液;蒸汽路径(2A),其从蒸发器(23)向冷凝器(22)引导冷媒蒸汽,并设置有压缩机(21);液体路径(2B),其从冷凝器(22)向蒸发器(23)引导冷媒液;冷凝侧循环路径(4),其使贮存在冷凝器(22)的冷媒液经由散热用热交换器(41)进行循环,且在散热用热交换器(41)的上游侧设置有冷凝侧泵(45);和回流路径(7),其将在冷凝侧循环路径(4)中的比散热用热交换器(41)更下游侧的部分流过的冷媒液的一部分,引导至冷凝侧循环路径(4)中的比冷凝侧泵(41)更上游侧的部分或者冷凝器(22)的底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