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60003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03821628.0
申请日:2003-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件供给系统以及元件供给方法,该系统可在即使折线移位时阻止顶带的粘接表面露出,并可简单且整体地移去通过卷绕在卷轴构件上而收起的顶带。在本系统中,顶带传送部分(1)包括具有大致呈90度提升顶带(104)预定长度以使顶带两端的粘接表面各自面向内的提升辊(6),通过使顶带的提升的部分朝顶带的未提升部分落下而折叠顶带的折叠辊(5),以及每隔预定节距供给折叠的顶带的带排出部分(18),其中用于收回剥离的顶带的卷轴构件可在轴向整体推出卷绕顶带组。
-
公开(公告)号:CN1682581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3821628.0
申请日:2003-07-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3/0419 , Y10S156/941 , Y10T156/11 , Y10T156/19 , Y10T156/198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件供给系统以及元件供给方法,该系统可在即使折线移位时阻止顶带的粘接表面露出,并可简单且整体地移去通过卷绕在卷轴构件上而收起的顶带。在本系统中,顶带传送部分(1)包括具有大致呈90度提升顶带(104)预定长度以使顶带两端的粘接表面各自面向内的提升辊(6),通过使顶带的提升的部分朝顶带的未提升部分落下而折叠顶带的折叠辊(5),以及每隔预定节距供给折叠的顶带的带排出部分(18),其中用于收回剥离的顶带的卷轴构件可在轴向整体推出卷绕顶带组。
-
公开(公告)号:CN1130965C
公开(公告)日:2003-12-10
申请号:CN98801908.6
申请日:1998-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3/0419 , Y10T156/17 , Y10T156/1744 , Y10T156/1906
Abstract: 一种把绕带元件(1)向元件供给位置(30)作间隔输送、在元件供给位置(30)的跟前剥离包覆带(1b)并在元件供给位置(30)从容纳部(1c)中取出元件(5)进行供给的元件供给装置,特点是以适当的姿势稳定地将元件(5)供给到元件供给位置(30)。在元件供给位置(30)的遮住绕带元件(1)上面的位置与将元件供给位置(30)打开的位置之间,在该防护门(35)上形成使从绕带元件(1)上剥离后的包覆带(1b)通过而向上方引出的狭槽(36),把包覆带(1b)的剥离工序与绕带元件(1)的间隔输送工序分离,从而防止元件(5)在容纳部(1c)内激烈跳动而使其姿势成为不规则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244334A
公开(公告)日:2000-02-09
申请号:CN98801908.6
申请日:1998-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5K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3/0419 , Y10T156/17 , Y10T156/1744 , Y10T156/1906
Abstract: 一种把绕带元件(1)向元件供给位置(30)作间隔输送、在元件供给位置(30)的跟前剥离包覆带(1b)并在元件供给位置(30)从容纳部(1c)中取出元件(5)进行供给的元件供给装置,特点是以适当的姿势稳定地将元件(5)供给到元件供给位置(30)。在元件供给位置(30)的遮住绕带元件(1)上面的位置与将元件供给位置(30)打开的位置之间,在该防护门(35)上形成使从绕带元件(1)上剥离后的包覆带(1b)通过而向上方引出的狭槽(36),把包覆带(1b)的剥离工序与绕带元件(1)的间隔输送工序分离,从而防止元件(5)在容纳部(1c)内激烈跳动而使其姿势成为不规则的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