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1232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106358.8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使用者实施给水作业而可以长时间生成带电微粒雾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机壳,其具有吸气口和排出口;送风风扇;静电雾化部,其生成带电微粒雾。静电雾化部是由下述部分构成:雾化电极;结露水生成单元,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向雾化电极提供结露水;散热单元,其对结露水生成单元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高电压施加单元,其对雾化电极施加高电压,对结露水进行静电雾化。雾化电极和散热单元配置在机壳内,使得通过从送风风扇供给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将带电微粒雾从排出口放出,通过空气流的残余部分冷却散热单元。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9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739.6

    申请日:2012-0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4 H01R12/7052 H01R12/716 H01R13/6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上设有卡止片部(42),该卡止片部(42)相对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40)的连结片部(基部)(41)沿着连接器(1)(插头件壳体(21))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自如,该卡止片部(42)形成为与卡止孔部(卡止部)(37)卡止自如,所述卡止孔部(卡止部)(37)形成在插口件壳体(插口件主体(11))的与插头件壳体(插头件主体(21))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卡止片部(42)对置的部位。

    空调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568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6358.8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使用者实施给水作业而可以长时间生成带电微粒雾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机壳,其具有吸气口和排出口;送风风扇;静电雾化部,其生成带电微粒雾。静电雾化部是由下述部分构成:雾化电极;结露水生成单元,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向雾化电极提供结露水;散热单元,其对结露水生成单元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高电压施加单元,其对雾化电极施加高电压,对结露水进行静电雾化。雾化电极和散热单元配置在机壳内,使得通过从送风风扇供给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将带电微粒雾从排出口放出,通过空气流的残余部分冷却散热单元。

    连接器
    9.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299152S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30421084.8

    申请日:2012-09-0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连接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可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之间的机械连接,电连接以及电的传送,必要时可安全简单的装卸的电子零件。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如立体图所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设计1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包括同一产品的2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设计1为基本外观设计。6.各设计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各设计后视图。7.各设计左视图与右视图相同,故省略各设计左视图。

    连接器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299151S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30421036.9

    申请日:2012-09-0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连接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可实现电路板和电路板之间的机械连接,电连接以及电的传送,必要时可安全简单的装卸的电子零件。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如立体图所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设计1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包括同一产品的2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设计1为基本外观设计。6.各设计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故省略各设计后视图。7.各设计左视图与右视图相同,故省略各设计左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