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52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08331.X

    申请日:2007-01-19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包含带状的正极集电器和位于正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包含带状的负极集电器和位于负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在纵向的实际中心部分上形成不载有活性材料层的裸露部分,集电导线与裸露部分相连,并且形成第一耐热层以使第一耐热层面对至少一部分集电导线,形成有第二耐热层以使所述第二耐热层面对位于所述集电导线对面的活性材料层的整个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耐热层为多孔结构,所述第一耐热层比所述第二耐热层更厚。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275349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10047454.0

    申请日:2004-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3 H01M10/0525 H01M10/441 H02J7/0086

    Abstract: 具备以含锂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可吸藏·释放锂离子的材料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及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中,检测二次电池的开环电压,判定检测值是否包含在规定值X以上的电压范围A、未满规定值X且超过规定值Y(Y<X)的电压范围B及规定值Y以下的电压范围C的任一范围内,根据前述判定,在(1)检测值包含在范围A的情况下,停止充电,(2)检测值包含在范围B的情况下,进行充电,(3)检测值包含在范围C的情况下,放电直至前述二次电池的闭环电压达到规定值Z以下后进行充电。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充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57444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7454.0

    申请日:2004-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3 H01M10/0525 H01M10/441 H02J7/0086

    Abstract: 具备以含锂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物质的正极、以可吸藏·释放锂离子的材料为活性物质的负极及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中,检测二次电池的开环电压,判定检测值是否包含在规定值X以上的电压范围A、未满规定值X且超过规定值Y(Y<X)的电压范围B及规定值Y以下的电压范围C的任一范围内,根据前述判定,在(1)检测值包含在范围A的情况下,停止充电,(2)检测值包含在范围B的情况下,进行充电,(3)检测值包含在范围C的情况下,放电直至前述二次电池的闭环电压达到规定值Z以下后进行充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