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756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0980148164.6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 , F01C21/0854 , F04C18/38 , F04C23/008 ,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具有气缸室(6)的气缸(5);在气缸室(6)内进行摆动运动的活塞(9);在气缸(5)形成的滑叶槽(10);和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的滑叶(11),滑叶(11)的前端部(11A)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与活塞(9)连接,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滑叶(11)从气缸(5)的内周面(5A)向内侧最为突出的状态下,滑叶(11)的最后面比滑叶槽(10)的另一端(10B)更突出,能够使滑叶(11)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时与滑叶槽(10)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的滑叶的两接点间(201)、(202)的长度变长,能够降低滑动损失,提供输入损失小的旋转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759249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480006642.7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在与围绕涡卷外侧定位的所述绕行运动涡旋体的所述端板相对的所述固定涡旋体表面上形成有:基本为环形的密封部分,与绕行运动涡旋体的端板滑动接触,并且从涡卷最外周的内壁表面向外延伸以基本沿着该内壁表面具有固定涡旋体的外壁表面;位于基本为环形的密封部分外侧的基本为环形的凹部;以及以独立于基本为环形的凹部的方式与固定涡旋体的吸气口连通的凹部。因此,由于绕行运动涡旋体的背压得到了增加,并且可以抑制绕行运动涡旋体的翻转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577212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38624.9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473 , F28D2021/0029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热辐射器,包括吸热元件、热辐射元件和泵,所述泵与吸热元件和热辐射元件相连接以限定闭合回路。所述泵使制冷剂通过闭合回路循环。吸热元件包括:热交换部分,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制冷剂;盖子,其连接至热交换部分的外围边缘以在其间限定制冷剂流动通路;和至少一个连接件,其设置在制冷剂流动通路中并且具有分别连接至热交换部分和盖子的相对端,从而将热交换部分和盖子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855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480003847.X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8 , F04C18/0215 , F04C18/0246 , F04C23/008 , F04C29/045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a”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b”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并且基圆半径a和基圆半径b之比的数值a/b被设定为大于1.0并且小于1.5的数值。通过这种结构,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侧上的压缩腔室比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侧上的压缩腔室压缩得更快,并且可以减小在压缩过程中的泄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0396930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480006642.7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在与围绕涡卷外侧定位的所述绕行运动涡旋体的所述端板相对的所述固定涡旋体表面上形成有:基本为环形的密封部分,与绕行运动涡旋体的端板滑动接触,并且从涡卷最外周的内壁表面向外延伸以基本沿着该内壁表面具有固定涡旋体的外壁表面;位于基本为环形的密封部分外侧的基本为环形的凹部;以及以独立于基本为环形的凹部的方式与固定涡旋体的吸气口连通的凹部。因此,由于绕行运动涡旋体的背压得到了增加,并且可以抑制绕行运动涡旋体的翻转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7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80129875.9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3564 , F04C29/0028 , F04C29/0057 , F04C2230/602 , F04C2240/50 , F04C2270/16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将辊(32)的辊内周面(32b)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偏心部外周面(31b)的第一轴承间隙,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直径的比设定为11/10000至20/10000,由此能够利用高压部与低压部的压差引起的压差力将辊(32)轻轻向汽缸内壁面(30a)推压,使运转时最小间隙(W)极小化,并仅利用压差力使之与汽缸内壁面(30a)接触,因此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损失。所以,能够在抑制磨损或烙痕等可靠性方面的降低的同时,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引起的泄漏,实现高效化,其结果为,能够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彻底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导致的泄漏损失,并且在不增大滑动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压缩机的进一步高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56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8164.6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56 , F01C21/0854 , F04C18/38 , F04C23/008 , F04C2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具有气缸室(6)的气缸(5);在气缸室(6)内进行摆动运动的活塞(9);在气缸(5)形成的滑叶槽(10);和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的滑叶(11),滑叶(11)的前端部(11A)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与活塞(9)连接,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滑叶(11)从气缸(5)的内周面(5A)向内侧最为突出的状态下,滑叶(11)的最后面比滑叶槽(10)的另一端(10B)更突出,能够使滑叶(11)在滑叶槽(10)内往复运动时与滑叶槽(10)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的滑叶的两接点间(201)、(202)的长度变长,能够降低滑动损失,提供输入损失小的旋转式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74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80129875.9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356 , F04C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3564 , F04C29/0028 , F04C29/0057 , F04C2230/602 , F04C2240/50 , F04C2270/16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将辊(32)的辊内周面(32b)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偏心部外周面(31b)的第一轴承间隙,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的直径的比设定为11/10000至20/10000,由此能够利用高压部与低压部的压差引起的压差力将辊(32)轻轻向汽缸内壁面(30a)推压,使运转时最小间隙(W)极小化,并仅利用压差力使之与汽缸内壁面(30a)接触,因此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损失。所以,能够在抑制磨损或烙痕等可靠性方面的降低的同时,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引起的泄漏,实现高效化,其结果为,能够在不降低可靠性的前提下彻底降低由运转时最小间隙(W)导致的泄漏损失,并且在不增大滑动损失的前提下实现压缩机的进一步高效化。
-
公开(公告)号:CN1748086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847.X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8 , F04C18/0215 , F04C18/0246 , F04C23/008 , F04C29/045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a”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b”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并且基圆半径a和基圆半径b之比的数值a/b被设定为大于1.0并且小于1.5的数值。通过这种结构,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侧上的压缩腔室比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侧上的压缩腔室压缩得更快,并且可以减小在压缩过程中的泄漏损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