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446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9472.6

    申请日:2011-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F24F2012/007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具有主体外壳、排气用风扇及供气用风扇、和进行室内空气和户外气体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其中,主体外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鼓风机室,另一部分作为热交换器室,鼓风机室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排气风扇室,另一部分作为供气风扇室,设置有切换从室内空气口通向热交换器室的风道和从室内空气口通向排气风扇室的风道的风挡。

    热交换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897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86605.8

    申请日:201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具备:具有内部气体口、排气口、外部气体口、供气口的主体壳体;排气用风扇及供气用风扇;具有进行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的热交换元件单元,其中,将主体壳体分离成具有排气风扇室及供气风扇室的鼓风机室、具有热交换元件单元的热交换器室、排气风路室这三个室,设有对从内部气体口向热交换器室连通的第一风路和从内部气体口向排气风扇室连通的第二风路进行切换的挡板,在不需要外部气体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时,室内空气被从内部气体口吸入且通过第二通路从排气口排出。

    热交换式换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36857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80011782.2

    申请日:2013-04-16

    Inventor: 饭尾耕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Y02B30/563

    Abstract: 热交换式换气装置(1)在供气送风路径(6)与排气送风路径(7)交叉的位置配置有热交换元件部(11)。另外,热交换式换气装置(1)包括:风路遮挡部(12)、室内湿度测量部(13)、和控制部(28)。控制部(28)具有当室内湿度测量部(13)的值高于第1规定值时减少外部空气(24)向热交换元件部(11)导入的排气运转模式。

    热交换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8978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10286605.8

    申请日:2011-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其具备:具有内部气体口、排气口、外部气体口、供气口的主体壳体;排气用风扇及供气用风扇;具有进行室内空气与外部气体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元件的热交换元件单元,其中,将主体壳体分离成具有排气风扇室及供气风扇室的鼓风机室、具有热交换元件单元的热交换器室、排气风路室这三个室,设有对从内部气体口向热交换器室连通的第一风路和从内部气体口向排气风扇室连通的第二风路进行切换的挡板,在不需要外部气体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时,室内空气被从内部气体口吸入且通过第二通路从排气口排出。

    热交换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9782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19536.2

    申请日:2011-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2/006 F28D9/0062 Y02B30/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具备热交换元件,其在主体外壳内,将室内空气从元件室内空气吸入口吸入并从元件室内空气排出口排出,将户外气体从元件户外气体吸入口吸入并从元件户外气体排出口排出而进行室内空气和户外气体的热交换,热交换元件使元件室内空气排出口和元件户外气体排出口夹着排出口边界部而形成,并且,将多个热交换元件以使排出口边界部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而形成热交换元件单元,热交换元件单元具有室内空气通风道和户外气体通风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