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165A
公开(公告)日:1995-07-12
申请号:CN94115802.0
申请日:1994-08-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3H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035 , H03H9/0595
Abstract: 一种晶体振荡器,它带有振动片,该振动片包括:凸缘部件、为凸缘所围绕的振动部件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狭缝、连接振动部件与凸缘的相对狭窄的连接部件。振动部件绝不会与凸缘部件相接触,振动部件也绝不会与壳体相接触。振动部件的两侧均带有电极和电气引线,通过引线向振动部件的电极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1C
公开(公告)日:1999-01-13
申请号:CN94115802.0
申请日:1994-08-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3H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9/1035 , H03H9/0595
Abstract: 一种晶体振荡器,它带有振动片,该振动片包括:凸缘部件、为凸缘所围绕的振动部件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狭缝、连接振动部件与凸缘的相对狭窄的连接部件。振动部件绝不会与凸缘部件相接触,振动部件也绝不会与壳体相接触。振动部件的两侧均带有电极和电气引线,通过引线向振动部件的电极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1739C
公开(公告)日:1996-05-01
申请号:CN93118948.9
申请日:1993-10-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鹤善一
IPC: H03H9/19
Abstract: 本发明的振荡器具有板状的上外壳14、下外壳6以及夹紧在上、下外壳14和6之间的振动片13,上述振动片13在其外周夹紧在上、下外壳14主6之间的里面部分形成切沟,从而形成舌片状的振动部分17,并在该振动部分17的正面和背面形成电极19和20。采用上述结构,在振动片13的舌片状振动部分17的外周处确保了由切沟形成的适当间隙,所以,不会像先有技术的振荡器那样因振动部分与上、下外壳非常接近或接触而影响其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5698A
公开(公告)日:1994-04-20
申请号:CN93118948.9
申请日:1993-10-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鹤善一
IPC: H03H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振荡器具有板状的上外壳14、下外壳6以及夹紧在上、下外壳14和6之间的振动片13,上述振动片13在其外周夹紧在上、下外壳14和6之间的里面部分形成切沟,从而形成舌片状的振动部分17,并在该振动部分17的正面和背面形成电极19和20。采用上述结构,在振动片13的舌片状振动部分17的外周处确保了由切沟形成的适当间隙,所以,不会像先有技术的振荡器那样因振动部分与上、下外壳非常接近或接触而影响其振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