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驱输送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117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21689.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驱输送系统,涉及电机技术领域,通过将动子模组与定子本体上的电枢绕组磁耦合,使得电枢绕组能够驱动动子模组沿磁驱输送系统的输送方向运动,将第一检测组件设置于电枢绕组和定子基座之间,以及将第二检测组件设置于电枢绕组和定子基座之间,第二检测组件与第一检测组件间隔设置,可以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来对动子模组的位置进行检测,当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中的一者因安装误差、损坏等不良因素影响而不能够使用时,还能够通过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中的另一者,来对动子模组的位置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动子模组的运动精度。

    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8547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140129.6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且包括:基座;第一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第二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二电枢绕组,第二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换向结构,设置于基座,以接触或者不接触动子的方式作用于动子,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一输送轨道,或者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二输送轨道。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转换定子不仅能够实现分流及合流,且输送效率高。

    磁驱输送系统、输送系统以及组合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950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74548.X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驱输送系统、输送系统以及组合输送系统,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拼设的定子模组,定子模组包括能够与动子模组磁耦合的电枢绕组,以驱动动子模组沿输送方向运动,多层磁驱输送线体能够沿垂直于电枢绕组的耦合面的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在相邻两层磁驱输送线体中,其中一层磁驱输送线体在耦合面上的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另一层磁驱输送线体在耦合面的投影之外,使得在其中一层磁驱输送线体的垂直空间上能够形成避让另一层磁驱输送线体的避让区域,因此,在相邻两个磁驱输送线体之间无需为执行机构预留额外的空间,能够进一步增加垂直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能够设置更多层的磁驱输送线体来输送动子模组,提高输送效率。

    换向定子模组、磁驱输送线及磁驱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8122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7098.1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向定子模组、磁驱输送线及磁驱输送系统,换向定子模组包括换向定子本体、换向电枢绕组、第一导向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第一导向件包括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一滚轮,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架升降,第一滚轮能够绕第一轴向转动,第一滚轮用于与动子模组接触,以引导动子模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导向件包括第二支架和多个第二滚轮,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支架升降,第二滚轮能够绕第二轴向转动,第二滚轮用于与动子模组接触,以引导动子模组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以使得动子模组能够快速换向和快速移动,进而提升磁驱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

    动子模块、磁驱电机系统以及纠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3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52509.9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子模块、磁驱电机系统以及纠偏方法,磁驱电机系统包括定子输送线以及动子模块,动子模块包括动子基座、永磁组件以及滚动组件,其中,永磁组件设于动子基座,且永磁组件用于与定子输送线磁耦合,以被定子输送线驱动,滚动组件设于动子基座,且与永磁组件间隔设置,动子模块通过滚动组件与定子输送线进行滚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滚动组件实现动子模块与定子输送线的滚动连接,以防止动子模块跌落至定子输送线上,还可以增加动子模块的载重量,以及减小动子模块与定子输送线之间的摩擦力。

    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85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40129.6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以及第二分流端且包括:基座;第一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电枢绕组,第一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第二输送轨道,设置于基座上且位于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二电枢绕组,第二电枢绕组用于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换向结构,设置于基座,以接触或者不接触动子的方式作用于动子,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一输送轨道,或者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二输送轨道。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转换定子不仅能够实现分流及合流,且输送效率高。

    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23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0121.X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转换定子及具有其的磁驱输送系统,轨道转换定子具有合流端、第一分流端和第二分流端且包括:基座;第一输送轨道,位于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且包括第一电枢绕组,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一分流端之间运动;第二输送轨道,位于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且包括第二电枢绕组,驱动动子在合流端与第二分流端之间运动;换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限定设有可伸缩的第一伸缩件的第一滑槽,第一伸缩件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二分流端;第二导向件限定出设有可伸缩的第二伸缩件的第二滑槽,第二伸缩件引导动子从合流端运动至第一分流端。轨道转换定子通过直接接触动子的方式辅助动子进行换向,提高换向速度。

    真空吸附动子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715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932701.8

    申请日:2023-07-26

    Inventor: 池峰 郭琳 陈增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空吸附动子,包括动子本体以及供气机构,动子本体设有用于提供负压的第一气泵以及用于连接吸附设备的真空接头,供气机构设有用于提供负压或正压的第二气泵,动子还包括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包括第一气路、第二气路以及第三气路,第一气路连通第一气泵和真空接头,第二气路连通第二气泵和第一气路,第二气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三气路连通第二气泵和第一气路。本申请的真空吸附动子,通过第二气泵提供正压充气,可使得吸附设备内外的压力差迅速减小直至内外气压相平衡,工件自吸附设备快速脱落;通过第二气泵提供负压抽气,可对第一气路的真空度及时进行补充,以满足工件的吸附承载需求。

    电机传输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220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66438.4

    申请日:2023-11-07

    Inventor: 池峰 郭琳 陈增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传输系统,包括定子模组和动子模组,定子模组包括定子本体、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定子本体具有导轨面以及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导轨面相对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导向结构设于导轨面,第二导向结构设于导轨面或第一侧面,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设有传感器阵列部件,动子模组具有传感部件,传感器阵列部件与传感部件平行并间隔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能够提高动子模组运动的稳定性,减少或避免动子模组运动时偏心;通过使动子模组的传感部件和定子模组的传感器阵列部件平行设置,能够实现信号传递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动子模组运动的精度。

    一种过弯定子模组及磁驱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617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22437.8

    申请日:2023-09-01

    Inventor: 池峰 郭琳 陈增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弯定子模组及磁驱输送系统,用于驱动动子沿过弯定子模组的延伸方向移动,过弯定子模组包括过弯定子,过弯定子包括定子本体以及过弯电枢绕组;过弯电枢绕组设置于定子本体,过弯电枢绕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面、第一内侧面、第二端面以及第一外侧面,第一内侧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一外侧面包括与第一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弧面;第一弧面的弧形轮廓具有第一圆心,第二弧面的弧形轮廓具有第二圆心,第一圆心与第二圆心错位设置。使得动子的过弯速度控制方式较为多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