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555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25434.8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 , F01C21/10 , F04B39/0038 , F04C18/126 , F04C29/04 , F04C29/066 , F04C29/12
Abstract: 压缩机(101)具备壳体(1),该壳体(1)一并包含:压缩机构(10A),其用于将吸入的流体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以及中间冷却器板芯(32),其冷却排出了的流体并缓解压力变动;壳体(1)具有气缸体(3),该气缸体(3)具备收容压缩机构(10A)的叶轮室(3A1)、收容中间冷却器板芯(32)的消音冷却室(31)、以及将叶轮室(3A1)与消音冷却室(31)连通的排出口(3D)而被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53377.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由于异物的咬入而导致的损伤并且能够抑制泵性能的降低的罗茨泵。转子(22)的顶端部(22a)具有一对转子周面(23)和顶端部周面(24)。一对转子周面各自经由第1径向间隙(CL1)与转子室周面(27)对向。一对转子周面各自在转子的旋转方向(R)上分别具有预定的宽度。顶端部周面在旋转方向上设置在一对转子周面之间。顶端部周面经由比第1径向间隙大的第2径向间隙(CL2)与转子室周面对向。顶端部周面在转子旋转时捕获转子室(25)内的异物(D)。在旋转方向上,转子室周面与顶端部周面对向的宽度(W2)比转子室周面与转子周面对向的一对预定的宽度(W1)之和宽。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92068.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罗茨泵的性能的罗茨泵。孔形成面中的第1轴承侧的端部成为供旋转轴压入的压入部。因此,第1轴承的内圈与旋转轴的压入部分、与孔形成面的压入部的距离尽量缩短,因此转子依赖于旋转轴的沿轴向的热膨胀而沿旋转轴的轴向热膨胀的区域变小。孔形成面中的第2轴承侧的端部成为供旋转轴间隙配合的间隙配合部。因此,孔形成面中的第2轴承侧的端部与旋转轴的间隙尽量变小。其结果是,即使氢气的压力作用于转子,转子以压入部为基点向旋转轴的径向内侧的挠曲也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083608.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由冷却流体引起的冷却效率的降低的流体机械。冷却流体在导入逆变器冷却流路(31)后,在流入口(35)分支为在逆变器冷却流路(31)中流动的流体流和在马达冷却流路(32)中流动的流体流,在逆变器冷却流路(31)中流动的流体流和在马达冷却流路(32)中流动的流体流在流出口(36)合流并从逆变器冷却流路(31)排出。逆变器冷却流路(31)具备产生涡流的第二流路(39),流出口(36)设置于第二流路(39)。在逆变器冷却流路(31)内产生涡流并产生轻微的压力损失,因此,与例如不产生涡流的情况相比,在马达冷却流路(32)中流动的冷却流体容易经由流出口(36)向第二流路(39)合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635552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025434.8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 , F01C21/10 , F04B39/0038 , F04C18/126 , F04C29/04 , F04C29/066 , F04C29/12
Abstract: 压缩机(101)具备壳体(1),该壳体(1)一并包含:压缩机构(10A),其用于将吸入的流体进行压缩之后排出;以及中间冷却器板芯(32),其冷却排出了的流体并缓解压力变动;壳体(1)具有气缸体(3),该气缸体(3)具备收容压缩机构(10A)的叶轮室(3A1)、收容中间冷却器板芯(32)的消音冷却室(31)、以及将叶轮室(3A1)与消音冷却室(31)连通的排出口(3D)而被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004174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04027.8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126 , F04C13/005 , F04C28/06 , F04C29/005 , F04C29/0085 , F04C2220/22 , F04C2240/60 , F04C2270/701 , F16D3/02 , H01M8/04089 , H02K1/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氢气供应到燃料电池的电泵包括可转动插入电马达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的外周表面和电马达的内周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以便与其转动的传动构件以及形成在转动轴的外周表面和电马达的内周表面中的另一表面上以便传动构件插入其中的凹槽。凹槽通过接触凹槽的内表面和传动构件而将电马达的转动扭矩传递到转动轴,并且沿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具有大于传动构件的宽度的开口宽度。在电泵启动时,凹槽和传动构件产生冲击扭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