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63814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10186651.9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29/047 , F04C2230/604 , F04C2240/808
Abstract: 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包括:压缩机构、旋转轴、电动机、电动机驱动电路以及壳体组件。压缩机构、电动机以及电动机驱动电路沿着旋转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于壳体组件中。壳体组件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安装电动机和压缩机构。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表面一体形成的第一安装凸耳和第二安装凸耳。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用于容置电动机驱动电路。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二壳体一体形成的第三安装凸耳。第一安装凸耳至第三安装凸耳都通过紧固件紧固于待安装电动压缩机的安装对象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571112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137628.5
申请日:2009-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804 , F04B2027/1813 , F04B2027/1827 , F04B2027/1831 , F04B2027/1872
Abstract: 一种具有排量控制机构的变排量式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中限定有排放压力区、吸入压力区和压力控制室,在所述压力控制室中具有可倾斜的斜盘和在所述斜盘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活塞。斜盘的倾斜角和活塞的行程通过调整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而改变,从而控制压缩机的排量。压缩机进一步包括供应通道、释放通道、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包阀体以及阀弹簧。当第二控制阀关闭时,第一控制阀下游的供应通道中的压力沿着关闭释放通道的方向作用在阀体上,并且吸入压力区中的压力沿着打开释放通道的方向作用在阀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876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51172.X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7/00 , H02K5/12 , H02K7/14 , H02K1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旋转轴、电动机、电动机驱动电路、连接端子和外壳组件。压缩机构、电动机和电动机驱动电路沿着具有第一至第三外壳的外壳组件中的旋转轴的轴向设置。第一外壳用于安装电动机和压缩机构。第二外壳具有用于固定连接端子的端子安装部。第一和第二外壳在其径向周边部处具有紧固部。第三外壳结合至第二外壳以形成用于容置电动机驱动电路的容置空间。通过借助于第一螺栓对第一和第二外壳的紧固部进行紧固并且将第二外壳连接至第一外壳的开口端而形成封闭机壳。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13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3774.0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7/112 , F16D9/02 , F16D9/06
Abstract: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外部驱动源、具有旋转轴的被驱动设备、动力传送路径、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功率源、电磁线圈和动力切断机构。动力传送路径形成在外部驱动源与被驱动设备之间,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电磁线圈和动力切断机构设置在动力传送路径中。第一旋转部分由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动力驱动旋转。第二旋转部分安装在旋转轴上,与旋转轴一同旋转。电磁线圈由来自功率源的电流激励,产生电磁吸引力,第一和第二旋转部分通过该电磁吸引力连接以在它们之间传送动力。当电磁线圈被激励时,动力切断机构阻止过量的动力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被驱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821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86227.4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12 , F04C2240/808
Abstract: 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包括具有进气口的壳体;用于压缩通过进气口引导到壳体内的制冷剂的压缩机构;具有定子芯和线圈的电动机;用于驱动电动机的逆变器;以及由电动机旋转从而驱动压缩机构的旋转轴。压缩机构、电动机及逆变器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按顺序排列在壳体内。线圈具有从定子芯朝逆变器伸出并靠近壳体的内周面设置的线圈端。进气口定位成面对线圈端。在壳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进气口连通的凹部。凹部沿着旋转轴的轴向方向朝逆变器延伸超出线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478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60600.0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27/005 , F04C2270/21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定涡旋、动涡旋以及控制阀。壳体中形成有吸气室、排气室以及背压室。定涡旋和动涡旋在背压室中的背压的作用下压靠彼此。用于控制背压的控制阀具有按顺序布置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腔室。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腔室分别连接至排气室、背压室以及吸气室。控制阀具有阀构件。阀构件具有位于第一腔室中的第一承压表面、位于第二腔室中的第二承压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腔室中的第三承压表面。第三承压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承压表面的面积并大于第二承压表面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075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126380.2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04B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09 , F04B27/1804 , F04B2027/1827 , F04B2027/1831
Abstract: 一种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具有壳体组件、驱动轴、旋转斜盘、活塞、运动转换器、泄放通道以及油分离器。壳体组件包括缸膛、吸入室、排出室以及曲柄室。驱动轴由壳体组件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并延伸穿过曲柄室。泄放通道在曲柄室与吸入室之间连通。油分离器设置于壳体组件中。相比驱动轴的转速减小的情况,在驱动轴的转速增大的情况下,油分离器不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润滑油或仅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较少量的润滑油。流经油分离器的制冷剂气体被引入吸入室内,且分离的润滑油回流至曲柄室。
-
公开(公告)号:CN10051653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03128630.5
申请日:2003-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5/02 , F04C18/126 , F04C18/16 , F04C23/001 , F04C23/005
Abstract: 一种真空泵,具有一个主泵和一个副泵,该真空泵的旋转轴被驱动源驱动旋转。主泵包括一个泵室和一个被设置在泵室中的气体输送体。主泵通过旋转轴被驱动源驱动,以将气体输送给排气空间。副泵被连接到排气空间,以部分地从排气空间排出气体。副泵被同一驱动源驱动。副泵的排量小于主泵的排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654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69226.4
申请日:2007-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804 , F04B49/225 , F04B2027/1868 , F04B2027/1881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的吸取节流阀具有包括吸取室和曲轴室的压缩机外壳。吸取节流阀包括在外壳中形成的吸取通道、在吸取通道的进口处提供的吸取口、可移动地布置在吸取通道中以调节吸取通道的开口的阀本体、用于将阀本体向吸取口推动的推动构件和在吸取通道中提供的阀室。制冷剂通过吸取口吸入到吸取通道且然后接收到吸取室中。第一连通孔通过外壳形成,阀室和吸取室通过其彼此恒定连通。第二连通孔通过外壳形成,阀室和曲轴室通过其彼此恒定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124405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680005515.4
申请日:2006-02-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B2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1804 , F04B2027/1827 , F04B2027/1831 , F04B2027/1845 , F04B2027/1854 , Y10T137/8662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包括:具有形成为一体的第1阀部(41)及第2阀部(42)的阀体(40),第1阀部(41)使连通排出室(11)与控制室(12)的排出侧通道开闭,第2阀部(43)使连通吸入室(13)与控制室(12)的吸入侧通道开闭;配置在吸入侧通道的途中的第3阀室(38)内的感压体(50);设置在感压体(50)上的阀座体(53);以及与阀体(40)结合且通过与阀座体(53)的卡合及脱离来使吸入侧通道开闭的第3阀部(43)等。第3阀部的卡合面(43a)及阀座体的座面(53a)中的一方以9mm<R<11mm的曲率半径(R)形成为球面状,第3阀部的卡合面(43a)及阀座体的座面(53a)中的另一方以120°<α<160°的中心角(α)的形成为锥面状。由此,可将积存在控制室中的液体制冷剂等有效地排出,从而可迅速地进行规定的容量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