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426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76739.9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1H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纱条包束装置的吸气管和制造吸气管的方法,特别是披露了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条包束装置的吸气管。纺纱机包括具有最后出口辊对的牵伸装置。相对于纱条移动的方向,吸气管布置在最后出口辊对的下游侧处。吸气管包括具有吸气口的引导表面。通风的传送带环绕过吸气管并围绕着吸气管而进行旋转且由此传送纱条。吸气管具有不规则形状,并通过使具有均匀厚度的金属板弯曲而形成。
-
-
公开(公告)号:CN1495303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8612.0
申请日:2003-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一牵伸装置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一输送部分和一具有一滑动表面32b的抽吸管32,该滑动表面32b装备有一抽吸孔32a,该抽吸孔32a设置在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上。一卷绕元件33穿过构成该输送部分的下夹持罗拉35a设置在该抽吸管32的对置侧面上。一透气皮圈34卷绕在该抽吸管32、卷绕元件33和下夹持罗拉35a的周围。一用于防止透气皮圈34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49与该抽吸管32构成一整体。该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去除一高出的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该梯状部分50形成在该抽吸管32的上表面的前侧面上,以便沿纵向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880458.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B65H6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不使筒管支承轴线相对于铅直轴线倾斜,也能够将细纱机的机台的高度尺寸抑制为较小的细纱机的筒管更换装置。将筒管移送部(21)的第2筒管支承轴线(J2)与筒管支承部(22)的第1筒管支承轴线(J1)设定为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而且,在将缩放机构(25)的升降轴线(J4)与铅直轴线(J5)平行地配置的状态下,将把持轴线(J3)与升降轴线所成的角度保持为第1角度,并且,将把持轴线与第2筒管支承轴线同轴地配置。另外,在通过倾斜机构(26)使缩放机构的升降轴线相对于第2筒管支承轴线倾斜的状态下,将把持轴线与升降轴线所成的角度保持为第2角度,并且,将把持轴线与第1筒管支承轴线同轴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5067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47505.1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纺纱机中的特殊纱线纺织设备。一种适于用在纺纱机中的特殊纱线纺织设备包括多个皮圈牵伸装置,该多个皮圈牵伸装置被构造成分别切换要被进给的纤维束。特殊纱线纺织设备进一步包括连结装置和抗卷捻装置。连结装置连结由皮圈牵伸装置中的在切换进给之前已经操作的至少一个皮圈牵伸装置进给的纤维束的后端和由皮圈牵伸装置中的在切换进给之后起动的另一个皮圈牵伸装置进给的纤维束的前端。抗卷捻装置在连结装置下游的位置处保持并输送纤维束以便防止卷捻从卷捻装置传播到连结装置中的被连结的纤维束。
-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82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004387.4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河合泰之
IPC: D01H5/72
Abstract: 一种用于精纺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相对于纤维束移动的方向设置在牵伸装置的最后输出罗拉对的下游侧。所述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抽吸管和透气输送带。端塞包括在插入到抽吸管的端部时支承所述抽吸管的抽吸管支承部。所述抽吸管支承部包括刚性支承部和柔性密封部。所述刚性支承部配合到抽吸管的端部以支承和定位抽吸管。所述柔性密封部与所述刚性支承部的末端一体化,并且与由刚性支承部支承的抽吸管的端部的内表面接触以气密地密封抽吸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66081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10307819.9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1H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其位于牵伸部件中一对最终输出罗拉的下游。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抽吸管,其具有带抽吸槽缝的引导表面;引导部分;以及透气传送带,透气传送带在旋转的同时围绕抽吸管和引导部分缠绕,从而传送纤维束。抽吸槽缝包括相对于抽吸槽缝的宽度方向面向彼此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用作聚集纤维束的引导边缘。第一和第二边缘以及抽吸槽缝的上边缘限定宽阔部分,所述宽阔部分的槽缝宽度大于抽吸槽缝中处于所述宽阔部分下游的部分的槽缝宽度。所述宽阔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更靠近所述引导边缘,并且所述第二端点更靠近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端点沿所述纤维束的行进方向位于第二端点的下游。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26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76739.9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D01H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的纱条包束装置的吸气管和制造吸气管的方法,特别是披露了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条包束装置的吸气管。纺纱机包括具有最后出口辊对的牵伸装置。相对于纱条移动的方向,吸气管布置在最后出口辊对的下游侧处。吸气管包括具有吸气口的引导表面。通风的传送带环绕过吸气管并围绕着吸气管而进行旋转且由此传送纱条。吸气管具有不规则形状,并通过使具有均匀厚度的金属板弯曲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309891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3158612.0
申请日:2003-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纤维束集束装置设置在一牵伸装置的最后的输送罗拉对的下游侧上,该纤维束集束装置包括一输送部分和一具有一滑动表面(32b)的抽吸管(32),该滑动表面(32b)装备有一抽吸孔(32a),该抽吸孔(32a)设置在关于纤维束移动方向输送部分的夹持点的上游侧上。一卷绕元件(33)穿过构成该输送部分的下夹持罗拉(35a)设置在该抽吸管(32)的对置侧面上。一透气皮圈(34)卷绕在该抽吸管(32)、卷绕元件(33)和下夹持罗拉(35a)的周围。一用于防止透气皮圈(34)侧向移动的调节导向装置(49)与该抽吸管(32)构成一整体。该调节导向装置(49)通过去除一高出的梯状部分(50)的与该透气皮圈(34)的宽度一致的部分而形成,该梯状部分(50)形成在该抽吸管(32)的上表面的前侧面上,以便沿纵向方向延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