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0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180070614.1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3/002 , B01D35/306 , B01D46/001 , B01D2201/302 , B01D2201/305 , B01D2265/028 , F16J15/0887 , Y10T137/598
Abstract: [问题]提高调质设备的捕集容器相对于端口块的装卸操作性。[解决手段]在端口块(13)上形成有一次侧端口和二次侧端口,安装于端口块(13)的捕集容器(24)设置有螺纹结合于外螺纹部(23)的内螺纹部(27)。在捕集容器(24)的开口端部处,以沿轴向移动自由的方式安装环状锁定部件(31)。在环状锁定部件(31)的内侧,设置有将环状锁定部件(31)朝着捕集容器(24)的轴向外侧按压的舌片(38)。在环状锁定部件(31)上设置有可动侧卡合部(41),在使捕集容器(24)旋转到了紧固完成位置时,该可动侧卡合部与端口块(13)的固定侧卡合部(42)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12777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497288.9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PC: B01D45/14
Abstract: 一种以高除去率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的过滤器。该过滤器(10)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而净化空气。由形成有一次侧端口(11)和二次侧端口(12)的端口块(13)和分离筒体(20)形成分离单元(23)。分离单元(23)上安装有回收容器(27),从形成在分离单元(23)的下端部的排出口(31)排出的液滴等落下到贮留室(30)内。分离单元(23)的圆锥部(22)上形成有连通分离室(25)和贮留室(30)的连通孔(60),分离室(25)和贮留室(30)设定为一致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7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70934.7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Abstract: 该回旋气流发生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尘土等异物而净化空气。在空气轴向流动的回旋气流生成室(24)内配置有叶片筒体部(34),沿叶片(35)轴向流入的空气向叶片筒体部(34)的径向内侧喷出而生成回旋气流。沿轴向供给回旋气流生成室(27)内的空气由闭塞盖部(38)向叶片筒体部(34)的流入侧的端面引导。从叶片筒体部(34)的外侧向下方的气流被环状基部(33)阻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035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70939.X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Abstract: 该过滤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而净化空气。由形成有一次侧端口(11)及二次侧端口(12)的端口块(13)和安装于该端口块的分离筒体(20)形成分离单元(23)。分离单元(23)的回旋气流生成室(24)内,设置有由沿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倾斜的多个叶片配置成圆筒形状而形成的叶片筒体部。沿轴向流入回旋气流生成室(24)的空气通过叶片筒体部形成回旋气流,在分离室(25)中液滴等异物向回收容器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从排出管(37)被引导至二次侧端口(12)。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7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80023989.7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5/181 , B01D45/12 , B04C5/06 , B04C5/103 , B04C5/187 , F04B39/16 , F04B53/20
Abstract: 该过滤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而净化空气。由形成有一次侧端口(11)及二次侧端口(12)的端口块(13)和分离筒体(20)形成分离单元(23)。分离单元(23)的分离室(25)中被除去异物而净化后的空气从二次侧端口(12)流出。回旋气流生成室(24)的中心部配置有将净化后的空气导入二次侧端口(12)的排出管(37)。从排出口(31)排出的异物汇集到回收容器(27)中。回收容器(27)设置有具有液体引导面(50)的挡流板(51)。挡流板(51)的外周部设置有翼片(52),挡流板(51)的中心部的液体引导面(50)是平坦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427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80033426.7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IPC: F16L5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1 , F16L37/0915 , F16L2201/30 , G01N31/222
Abstract: 在连接接头(10a)的接头主体(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安装有作为空气引导部件的管(12a)、(12b)的接头部件(13a)、(13b),在内部形成有使两方的管(12a)、(12b)内连通的引导流道(14)。在接头主体(11)内设置有将引导流道(14)分隔成两个流道部(25a)、(25b)的分隔壁(26)。在接头主体(11)的外侧安装有由透明部件构成的盖(30),在盖(30)的内侧形成有使一方的流道部25a和另一方的流道部25b相互连通的湿度检测流道(34)。在湿度检测流道(34)内设置有根据空气的湿度而变化颜色的湿度显示部件(35)。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42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3426.7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IPC: F16L5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1 , F16L37/0915 , F16L2201/30 , G01N31/222
Abstract: 在连接接头(10a)的接头主体(1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安装有作为空气引导部件的管(12a)、(12b)的接头部件(13a)、(13b),在内部形成有使两方的管(12a)、(12b)内连通的引导流道(14)。在接头主体(11)内设置有将引导流道(14)分隔成两个流道部(25a)、(25b)的分隔壁(26)。在接头主体(11)的外侧安装有由透明部件构成的盖(30),在盖(30)的内侧形成有使一方的流道部25a和另一方的流道部25b相互连通的湿度检测流道(34)。在湿度检测流道(34)内设置有根据空气的湿度而变化颜色的湿度显示部件(35)。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80023989.7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5/181 , B01D45/12 , B04C5/06 , B04C5/103 , B04C5/187 , F04B39/16 , F04B53/20
Abstract: 该过滤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而净化空气。由形成有一次侧端口(11)及二次侧端口(12)的端口块(13)和分离筒体(20)形成分离单元(23)。分离单元(23)的分离室(25)中被除去异物而净化后的空气从二次侧端口(12)流出。回旋气流生成室(24)的中心部配置有将净化后的空气导入二次侧端口(12)的排出管(37)。从排出口(31)排出的异物汇集到回收容器(27)中。回收容器(27)设置有具有液体引导面(50)的挡流板(51)。挡流板(51)的外周部设置有翼片(52),挡流板(51)的中心部的液体引导面(50)是平坦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3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80070934.7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Abstract: 该回旋气流发生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尘土等异物而净化空气。在空气轴向流动的回旋气流生成室(24)内配置有叶片筒体部(34),沿叶片(35)轴向流入的空气向叶片筒体部(34)的径向内侧喷出而生成回旋气流。沿轴向供给回旋气流生成室(27)内的空气由闭塞盖部(38)向叶片筒体部(34)的流入侧的端面引导。从叶片筒体部(34)的外侧向下方的气流被环状基部(33)阻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03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80070939.X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小金井
Inventor: 酒井启
Abstract: 该过滤器用于除去空气中含有的液滴等异物而净化空气。由形成有一次侧端口(11)及二次侧端口(12)的端口块(13)和安装于该端口块的分离筒体(20)形成分离单元(23)。分离单元(23)的回旋气流生成室(24)内,设置有由沿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倾斜的多个叶片配置成圆筒形状而形成的叶片筒体部。沿轴向流入回旋气流生成室(24)的空气通过叶片筒体部形成回旋气流,在分离室(25)中液滴等异物向回收容器排出。净化后的空气从排出管(37)被引导至二次侧端口(1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