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纱的弹性特性测定方法和针织机

    公开(公告)号:CN101501261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30023.5

    申请日:2007-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通过针织机自我评价所使用的弹力纱特性的针织纱的弹性特性测定方法和针织机。用夹纱器(7)保持针织纱(5)的前端,使送纱辊(16)逆转时,能使送纱辊(16)和夹纱器(7)之间的针织纱(5)的纱线张力增大。在该纱线张力T下W的距离的区间中剩余的针织纱(5)的自由长度,设使送纱辊(16)正转,将纱线张力返回0附近的下限以下时所送出的针织纱(5)的退回量为d时,上述自由长度成为W-d。由于纱线张力T下的延伸率成为W/(W-d)×100%,因而通过横机(1)能对针织纱(5)的弹性特性进行自我评价。

    针织纱的弹性特性测定方法和针织机

    公开(公告)号:CN10150126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780030023.5

    申请日:2007-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通过针织机自我评价所使用的弹力纱特性的针织纱的弹性特性测定方法和针织机。用夹纱器(7)保持针织纱(5)的前端,使送纱辊(16)逆转时,能使送纱辊(16)和夹纱器(7)之间的针织纱(5)的纱线张力增大。在该纱线张力T下W的距离的区间中剩余的针织纱(5)的自由长度,设使送纱辊(16)正转,将纱线张力返回0附近的下限以下时所送出的针织纱(5)的退回量为d时,上述自由长度成为W-d。由于纱线张力T下的延伸率成为W/(W-d)×100%,因而通过横机(1)能对针织纱(5)的弹性特性进行自我评价。

    针织物设计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2497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6222.9

    申请日:2009-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B37/02 D04B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设计系统,其能够容易地设计具有隔距不同的区域的针织物。包括:不同隔距信息设定单元(3),设定与和在设计针织物时设定的初始隔距信息不同的隔距下的编织相关的不同隔距信息;花纹数据编辑单元(5),根据初始隔距信息和不同隔距信息生成具有隔距不同的多个编织单位的多隔距花纹数据,编辑多隔距花纹数据以能够对该多隔距花纹数据的各编织单位分配编织码;显示处理单元(6),将多隔距花纹数据的编辑状态显示于显示单元(7);及编织程序生成单元(8),根据对多隔距花纹数据的各编织单位分配的编织码生成针织物的编织程序。

    针织物基材的形成方法及针织物基材

    公开(公告)号:CN103924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12585.9

    申请日:2014-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B1/22 D04B1/108 D10B2403/0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基材的形成方法及针织物基材,所述针织物基材是复杂形状的针织物基材,且由强化纤维构成的纱线交叉而在基材整体上配置。对应于作为应该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10a、10b)的形状的基础的基本纸样(100),使由强化纤维构成的镶嵌纱线(70)沿编织宽度方向插入同时利用针织纱(60)编织基底针织物部,使第一针织物(10a)成型。在共通的基本纸样(100)中,对应于设为与第一针织物(10a)的编织时不同的方向的基本纸样(100),使由强化纤维构成的镶嵌纱线(70)沿编织宽度方向插入同时利用针织纱(60)编织基底针织物部,使第二针织物(10b)成型。使第一针织物(10a)和第二针织物(10b)以相互的形状一致的方式重叠。

    针织物基材的形成方法及针织物基材

    公开(公告)号:CN103924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012585.9

    申请日:2014-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B1/22 D04B1/108 D10B2403/0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基材的形成方法及针织物基材,所述针织物基材是复杂形状的针织物基材,且由强化纤维构成的纱线交叉而在基材整体上配置。对应于作为应该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10a、10b)的形状的基础的基本纸样(100),使由强化纤维构成的镶嵌纱线(70)沿编织宽度方向插入同时利用针织纱(60)编织基底针织物部,使第一针织物(10a)成型。在共通的基本纸样(100)中,对应于设为与第一针织物(10a)的编织时不同的方向的基本纸样(100),使由强化纤维构成的镶嵌纱线(70)沿编织宽度方向插入同时利用针织纱(60)编织基底针织物部,使第二针织物(10b)成型。使第一针织物(10a)和第二针织物(10b)以相互的形状一致的方式重叠。

    针织物设计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249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80106222.9

    申请日:2009-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B37/02 D04B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设计系统,其能够容易地设计具有隔距不同的区域的针织物。包括:不同隔距信息设定单元(3),设定与和在设计针织物时设定的初始隔距信息不同的隔距下的编织相关的不同隔距信息;花纹数据编辑单元(5),根据初始隔距信息和不同隔距信息生成具有隔距不同的多个编织单位的多隔距花纹数据,编辑多隔距花纹数据以能够对该多隔距花纹数据的各编织单位分配编织码;显示处理单元(6),将多隔距花纹数据的编辑状态显示于显示单元(7);及编织程序生成单元(8),根据对多隔距花纹数据的各编织单位分配的编织码生成针织物的编织程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