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及末端握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84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845054.1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垂钓者能够稳定且容易地进行俯仰卷收动作的钓竿。该钓竿(10)在竿主体(11)的后端部具备末端握柄(14)。末端握柄(14)具备握柄主体(33)。握柄主体(33)具备基座(31)及端面部件(32)。端面部件(32)由具有既定的硬度的橡胶或弹性体构成。基座(31)具有沿径向(18)膨出的膨出部(34),形成有斜面(38)。倾斜面(82)位于端面部件(32)的后端面(36)和前述斜面(38)之间。前述后端面(36)与前述斜面(38)以角度(θ)(125度)交叉。端面部件(32)具有筒轴(45),在竿主体(11)设置的万向接头(25)嵌入筒轴(45)。筒轴(45)具有突条(56),该突条(56)与万向接头(25)卡合。

    钓线导引件的导引框架及钓线导引件

    公开(公告)号:CN118000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481785.4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引框架和钓线导引件,目的是使轻量化和高刚性化的兼顾变得容易,并且抑制导引框架的表面弄伤,抑制钓线的损伤。本发明的导引框架是被装接于钓竿的钓线导引件(1)的导引框架(3),具备具有包含非金属的第1层(11)和包含金属的第2层(12)的板材(10);第1层(11)和第2层(12)在板材(10)的厚度方向上层叠;板材(10)至少部分地构成被安装到钓竿的安装脚部(22),在安装脚部(22)处,第2层(12)与钓竿相接;板材(10)还具有包含金属的第3层(13),第1层(11)被配置在第2层(12)与第3层(13)之间。

    钓线导引件以及钓竿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8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166894.1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申请抑制钓线导引件的高度和体积并顺畅地导引钓线。本申请具备具有导引钓线的环状导引面(20)的环状部(10)、支承环状部(10)并在竿体(2)的轴向延伸且安装于竿体(2)的安装部(11),环状导引面(20)具有第一导引面(31)和第二导引面(32),第一导引面(31)沿着第一圆(41)的第一圆弧(41a),第一圆(41)以位于环状部(10)内的第一中心(41b)作为中心并由第一半径定义,第二导引面(32)设在比第一导引面(31)靠安装部(11)侧,沿着第二圆(42)的第二圆弧(42a),第二圆(42)以第二中心(42b)作为中心并由比第一半径大的第二半径定义。

    钓竿
    4.
    发明公开
    钓竿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984913.0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钓竿中,防止因变种导致的手把竿与手把上竿的保持力的离差,简单地使前述保持力恒定。在钓竿(10)的变种中,将手把上竿(16)的后端部(31)的外径(D1)精加工成恒定值。在手把竿(17)的后端部(32)设置有保持体(33)。该保持体(33)卡止于保持器(62)。保持体(33)能够弹性变形,前述后端部(31)被插入并保持于保持体(33)。前述后端部(31)中包含的强化纤维(39)在与钓竿(10)的轴向(28)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钓线引导件及钓竿

    公开(公告)号:CN115581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769105.8

    申请日:2022-06-30

    Inventor: 藤原诚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钓线引导件及钓竿。引导框架(2)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用于保持引导钓线的导线环,该引导框架(2)具有:环状片(10),其用于保持导线环;第1安装片(14),其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2安装片(15),其在竿体的轴向上与第1安装片(14)分离,且被安装于竿体的外周面;第1支承片(11),其将环状片(10)和第1安装片(14)连接;和第2支承片(12),其将环状片(10)和第2安装片(15)连接,第1支承片(11)在与第1安装片(14)连接的第1连接部(30)上具有沿着竿体的周向扩展的第1扩展部(32)。据此,能够提高钓线引导件的引导框架的扭转强度。

    钓线引导件的引导件框及钓线引导件以及钓竿

    公开(公告)号:CN1168978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383096.3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钓线问题的发生。引导件框(2)具备用于保持引导件环(3)的保持部(10)、具有第1端部(31)及第2端部(32)的第1安装脚部(14)、将保持部(10)和第1安装脚部(14)的第1端部(31)连结的第1支承脚部(11),保持部(10)具有相对于第1支承脚部(11)以第1突出量(P1)突出的突出部(20),从突出下端点(23)向穿过第1端部(31)和第2端部(32)的第1直线(33)引出的第1垂线(24)在比第1端部(31)靠第2端部(32)侧的位置与第1直线(33)相交。

    振出竿
    7.
    发明公开
    振出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514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1332024.3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收纳时可靠地保护钓线导向装置的振出竿。振出竿包括:梢尖竿(1),其设置于最靠竿梢侧,并具有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尾竿(3),其设置于最靠竿尾侧,用于收纳所述梢尖竿(1);以及卷线器座(13),其设置于所述尾竿(3),并具有在收纳所述梢尖竿(1)时保护所述第一钓线导向装置(10)的第二保护部(132);所述卷线器座(13)设置于所述尾竿(3)的前端部,所述第二保护部(132)设置为从所述尾竿(3)的前端部向竿梢侧突出。

    钓线引导件及钓竿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0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88307.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钓线故障的发生。本发明是装配于竿体的钓线引导件,具备引导钓线的环状部(10),环状部(10)具有第1引导部(31)及第2引导部(32),前述第1引导部(31)及第2引导部32包括从环状部(10)的外周向内周突出的第1突出部(21)及第2突出部(22)且被第1突出部(21)及第2突出部(22)划分,第1引导部(31)具有第1周向长度,第2引导部(32)具有比第1周向长度长的第2周向长度,第1突出部(21)及第2突出部(22)相对于穿过竿体(4)的中心轴线(4a)的平面对称地配置。

    钓线引导件及钓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6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49433.X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线引导件和钓竿。钓线引导件以引导钓线的方式被安装于竿体(4)的外周面,其具有导向部(90)、第1安装腿部(91)、第2安装腿部(92)、第1支承腿部(93)和第2支承腿部(94),其中,导向部引导钓线;第1安装腿部具有与外周面相接触的第1接点(95);第2安装腿部在竿体的轴向上与第1安装腿部分离,且具有与外周面相接触的第2接点(96);第1支承腿部连接导向部和第1安装腿部;第2支承腿部连接导向部和第2安装腿部,且向竿体的径向外侧弯曲,通过第1接点和第2接点的假想线(16)与导向部的内缘(90a)之间的最短的分离距离(L)为40mm以上且60mm以下。据此,能抑制钓线故障的发生。

    导向支架的引导环保持部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8478511S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30777100.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导向支架的引导环保持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产品整体安装在鱼竿上,用于支撑钓竿并对钓竿方向进
    行调节,要求保护的部分为导向支架引导环的一部分,用于鱼线的导向及固定。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形其他说明:视图中以红色覆盖部分为不要求权利保护的部分,
    未以红色覆盖部分为要求权利保护的部分。
    6.“A1A2区域B‑B剖面放大图”中,以实线绘制部分为要求权利保护的部分,以虚线绘制
    部分为不要求权利保护的部分。
    7.“立体参考图1”与“立体参考图2”中,点划线为要求权利保护部分与不要求权利保护
    部分的分界线,非实际存在的线条。
    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