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式流量传感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13043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710001728.6

    申请日:2007-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2 G01F1/684 G01F1/6845 G01F1/698

    Abstract: 一种在热式流量计,减小温度检测用的发热电阻体的劣化的同时,减小来自安装构件的应力影响,从而能够长时间维持测定精度。在隔膜(4)上配置电阻体(6)和发热电阻体(6)周边的发热电阻体(7),并且在偏离隔膜(4)的位置配置感温电阻体(8、9、10),其中由发热电阻体(7)和感温电阻体(8、9、10)形成桥电路,来进行发热电阻体(7)和发热电阻体(6)的温度控制。另外,在隔膜(4)与电极(15a~15f)之间形成背面沟(17a、17b)。

    加热式空气流量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6159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480016658.6

    申请日:2004-03-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65 G01F1/6842 G01F1/696

    Abstract: 一种提高流量测量精度优异的加热式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的测量元件由在第1基板上形成发热电阻和温度补偿电阻构成。在支撑流量测量元件的壳体内部容纳具有空气流量计(5)的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装置的第2基板。流量测量元件,配置在空气通路上。进行空气流量计中的2点温度测量的传感器中,第1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流量测量元件的第1基板上,第2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第2基板上。信号处理装置,根据流量测量元件的输出信号和第1、第2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计算空气流量,空气温度,空气壁面温度。

    热式流量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51261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06480.1

    申请日:2009-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水滴向测量元件的附着,并能进行高精度的计测的热式流量计。该热式流量计,通过在基板表面一侧形成了发热电阻、测温电阻的测量元件(1)来测量流量,其中,设置与测量元件(1)的表面相对置的对面壁(3),设置从对面壁(3)向测量元件(1)一侧突出的外伸板部(5),在外伸板部(5)的顶端和测量元件(1)之间设置间隙(6),外伸板部(5)从测量元件(1)的上游延伸到下游。

    热式流量传感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3349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0910007991.5

    申请日:2007-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2 G01F1/684 G01F1/6845 G01F1/698

    Abstract: 一种在热式流量计,减小温度检测用的发热电阻体的劣化的同时,减小来自安装构件的应力影响,从而能够长时间维持测定精度。在隔膜(4)上配置电阻体(6)和发热电阻体(6)周边的发热电阻体(7),并且在偏离隔膜(4)的位置配置感温电阻体(8、9、10),其中由发热电阻体(7)和感温电阻体(8、9、10)形成桥电路,来进行发热电阻体(7)和发热电阻体(6)的温度控制。另外,在隔膜(4)与电极(15a~15f)之间形成背面沟(17a、17b)。

    热式流量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134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006441.8

    申请日:2006-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2 G01F1/698

    Abstract: 一种热式流量计,具有由发热电阻器及至少在上下游的2个测温电阻器构成的、位于被计测介质流中的传感器元件,和调整所述发热电阻器的过温度(ΔTh=Th-Ta)、即所述发热电阻器的温度(Th)与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Ta)之差的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所述发热电阻器的过温度,以便使其依存于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随着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的上升,过温度变低。实现温度特性良好的离差小、成本低的热式流量计。

    热式流量计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08036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099590.2

    申请日:2008-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845 G01F1/692 G01F1/69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式流量计,在隔膜部(2)的表面形成发热电阻体(6),在发热电阻体(6)的两侧(空气流上下游侧)形成温度差传感器(9~12)。温度传感器(9、10)配置在发热电阻体(6)的上游侧,温度差传感器(11、12)配置在发热电阻体(6)的下游侧,在温度差传感器(9~12)的两侧形成加热温度传感器(8a、8b)。加热温度传感器(8a、8b)的温度被控制为比空气流的温度高固定温度,因此即使在传感器元件(1)付着有污损物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传感器(8a、8b)的温度也保持固定,检测流量的温度差传感器(10、12)位于加热温度传感器(8a、8b)的内侧,因此温度变化变小,抑制特性变动,能够长期地将测量精度维持为较高。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抑制污损物的附着所引起的特性变动,能长期地将测量精度维持为较高的热式流量计。

    热式流体流量计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8981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380110717.1

    申请日:2003-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65 G01F1/6845

    Abstract: 实现一种温度特性好、提高了测量精度的热式空气流量计。热式空气流量计具有:温度传感器(16),其设置于空气流量计的壳体(23)内;运算器(17),其利用该温度传感器(16)修正来自于测定元件(1)的流量检测电压;加热温度控制机构(6b),其在进行发热电阻(5)的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电路中,使发热电阻(5)的相对于空气温度的上升温度因空气温度而变化。可以同时地修正因整体温度变化与吸气通路壁面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式空气流量计的流量检测误差,从而可以实现测定精度好的热式空气流量计。

    热式流量传感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3043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1728.6

    申请日:2007-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2 G01F1/684 G01F1/6845 G01F1/698

    Abstract: 一种在热式流量计,减小温度检测用的发热电阻体的劣化的同时,减小来自安装构件的应力影响,从而能够长时间维持测定精度。在隔膜(4)上配置电阻体(6)和发热电阻体(6)周边的发热电阻体(7),并且在偏离隔膜(4)的位置配置感温电阻体(8、9、10),其中由发热电阻体(7)和感温电阻体(8、9、10)形成桥电路,来进行发热电阻体(7)和发热电阻体(6)的温度控制。另外,在隔膜(4)与电极(15a~15f)之间形成背面沟(17a、17b)。

    热式流量计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4593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06441.8

    申请日:2006-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1/692 G01F1/698

    Abstract: 一种热式流量计,具有由发热电阻器及至少在上下游的2个测温电阻器构成的、位于被计测介质流中的传感器元件,和调整所述发热电阻器的过温度(ΔTh=Th-Ta)、即所述发热电阻器的温度(Th)与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Ta)之差的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调整所述发热电阻器的过温度,以便使其依存于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随着所述被计测介质的温度的上升,过温度变低。实现温度特性良好的离差小、成本低的热式流量计。

    集成电路用电源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1034805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610172093.1

    申请日:200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9/046 H01L27/0248 H02H11/002

    Abstract: 在保持与电涌保护电路和逆接保护电路同样的功能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可降低成本的集成电路用电源保护电路。作为集成电路用电源保护电路的一部分的误差放大电路(2)以集成化方式配置在集成电路(1)的内部,并且将集成电路用电源保护电路的另一部分即晶体管(11)作为与集成电路(1)独立的元件配置。集成电路(1)包括处理传感器(16)的信号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17)。能够通过晶体管(11)在来自电池端子(15)的电涌电压中保护集成电路(1)。在误差放大器(6)的输出端子(8)和晶体管(11)的基极端子之间配置电阻(13)进行逆接保护。另外,通过连接在电阻(13)和输出端子(8)的接点和接地之间的电阻(12),在过电压中保护集成电路(1)。在晶体管(11)的集电极和基极之间连接了起动用电阻(1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