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6233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4249.6

    申请日:2011-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3/10 G02B7/28 G03B13/34 H04N5/23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在温度变化情况下仍能相对于对象物获得稳定的焦点位置。具有:系统控制部分,具有拍摄模式和修正模式,在拍摄模式中驱动透镜组进行对焦,在将焦点对准在规定的被拍摄体距离上后,在保持规定的被拍摄体距离的同时,根据温度补偿数据对透镜组的位置进行温度修正,在修正模式中算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计算部分,在修正模式中,在对动作范围进行了限制的状态下,根据焦点评价值使透镜组动作以自动地形成焦点对准状态,且根据该焦点对准状态下的透镜组的位置和自动地形成焦点对准状态前的透镜组的位置,算出修正系数;及温度补偿数据修正部分,根据由修正系数计算部分算出的修正系数来修正在拍摄模式中使用的温度补偿数据。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25471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2368.5

    申请日:2011-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28 G03B13/36 H04N5/23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抑制自动对焦控制的使用频率,并相对于对象物体获得稳定的焦点位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特征在于具有:系统控制部,其具有根据使用者的指示驱动倍率调整用透镜或者焦点调整用透镜的第二模式、和当在第二模式中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将模式切换为第一模式以设定透镜组的合焦状态的第三模式,在第二模式中,在根据使用者的指示而驱动了焦点调整用透镜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将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存储在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存储部中,在根据使用者的指示而驱动了倍率调整用透镜的情况下,不根据当前的被拍摄体距离而是根据透镜合焦轨迹数据来驱动焦点调整用透镜,以保持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并在第三模式之后,不更新述基准被拍摄体距离而再次将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摄像装置、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摄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868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52734.4

    申请日:2014-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8/38 H04N5/2254 H04N5/232 H04N5/232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通过步进电动机进行透镜驱动、光圈驱动或者水平转动驱动/垂直转动驱动/变焦驱动的驱动装置,该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驱动部分、系统控制部分以及检测部分,该电动机驱动部分控制供应给步进电动机的励磁线圈的电流或者电压,该系统控制部分向电动机驱动部分输出电动机驱动的停止命令,该检测部分在停止命令被输出后检测流向所述励磁线圈的电流或者电压,系统控制部分根据检测部分检测出的电流或者电压,求出用于使由步进电动机的失步引起的转子移动复原的修正方向和修正量,并根据修正方向和修正量使步进电动机移动。从而在具有使用步进电动机的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中,提高电动机发生失步后的复原速度。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7113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110412368.5

    申请日:2011-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28 G03B13/36 H04N5/23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抑制自动对焦控制的使用频率,并相对于对象物体获得稳定的焦点位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特征在于具有:系统控制部,其具有根据使用者的指示驱动倍率调整用透镜或者焦点调整用透镜的第二模式、和当在第二模式中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将模式切换为第一模式以设定透镜组的合焦状态的第三模式,在第二模式中,在根据使用者的指示而驱动了焦点调整用透镜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将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存储在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存储部中,在根据使用者的指示而驱动了倍率调整用透镜的情况下,不根据当前的被拍摄体距离而是根据透镜合焦轨迹数据来驱动焦点调整用透镜,以保持基准被拍摄体距离,并在第三模式之后,不更新述基准被拍摄体距离而再次将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