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0911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03802127.7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3/3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即使两个门坎在凹凸部分发生碰撞等,也能够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在分别横向移动引导电梯层门(10)以及电梯轿厢门(5)的电梯门厅侧门坎(12)与轿厢侧门坎(7)中的一个上形成凹入部分(16),该凹入部分(16)与用于使所述电梯层门(10)和电梯轿厢门(5)相互连接的接合装置(13)的垂直投影相分离,并且在电梯门厅侧门坎(12)与轿厢侧门坎(7)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凸出部分(17),该凸出部分(17)位于所述凹入部分内,其垂直投影彼此相分离,在这些凹入部分或凸出部分的与所述电梯门的移动方向相对的面上设置了保护部件(18、19)。

    电梯
    2.
    发明公开
    电梯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1659365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68402.1

    申请日:2009-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具有能够从电梯的升降路内的轿厢容易且安全地施加耐震加固的平衡对重。具有通过绳索与轿厢连结的平衡对重(1),通过用导轨(9)引导平衡对重(1),该平衡对重(1)相对于轿厢升降,平衡对重(1)具有:将相互的开口部相对地并列设置的具有截面コ字型形状的一对立柱(2);连结这两个立柱(2)的上下两端部的上框(3)及下框(4);以层叠状态插入开口部并向两立柱的前后方向突出的多个对重片(6);在这些各对重片(6)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安装在两立柱的前面上的连结体(7),在连结体的长边方向的两侧端,分别设置一对L字型形状的安装片(7b),将这些各安装片通过螺栓(8)分别固定在两立柱的前面。

    电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5269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03802127.7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3/3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即使两个门坎在凹凸部分发生碰撞等,也能够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在分别横向移动引导电梯层门(10)以及电梯轿厢门(5)的电梯门厅侧门坎(12)与轿厢侧门坎(7)中的一个上形成凹入部分(16),该凹入部分(16)与用于使所述电梯层门(10)和电梯轿厢门(5)相互连接的接合装置(13)的垂直投影相分离,并且在电梯门厅侧门坎(12)与轿厢侧门坎(7)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凸出部分(17),该凸出部分(17)位于所述凹入部分内,其垂直投影彼此相分离,在该等凹入部分或凸出部分的与所述电梯门的移动方向相对的面上设置了保护部件(18、1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