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阻尼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511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310530631.X

    申请日:2013-10-31

    Inventor: 遠藤裕 森信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阻尼装置,包括:缸;活塞,设置成能够在缸中沿缸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被形成为具有用于液体的多个通道;移动与分隔构件,位于活塞与缸之间且设置成能够从设置在活塞中的可移动区域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并且构造成将缸中的空间分隔成用于存储液体的第一液体室和第二液体室;第一打开与关闭构件,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活塞的多个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开口;及第二打开与关闭构件,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多个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开口。

    压力阻尼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511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530631.X

    申请日:2013-10-31

    Inventor: 遠藤裕 森信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阻尼装置,包括:缸;活塞,设置成能够在缸中沿缸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被形成为具有用于液体的多个通道;移动与分隔构件,位于活塞与缸之间且设置成能够从设置在活塞中的可移动区域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并且构造成将缸中的空间分隔成用于存储液体的第一液体室和第二液体室;第一打开与关闭构件,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活塞的多个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开口;及第二打开与关闭构件,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多个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开口。

    压力缓冲装置和阀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67167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089711.6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森信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力缓冲装置和阀部件,能够在抑制阀部件的密封性能的降低的同时容易排出阀部件周围的异物。压力缓冲装置具备:缸部,其用于收纳液体;活塞阀,其将缸部内的空间划分为收纳油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活塞杆,其与活塞阀连接并且在缸部的轴向移动;活塞螺母(43)(圆筒部(433)),其形成处于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之间的液体的流路;以及浮子阀(52),其与流路部件(43)的流路内的油的压力对应地变形或移位来开闭流路。并且,与流路部件相对的浮子阀(52)具有突出部(52P)和凹部(52N),从而在调节了位置后的状态下,在浮子阀(52)与活塞螺母(43)(圆筒部(433))之间形成间隙。

    压力缓冲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468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80081426.2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一种液压压力缓冲器(1)包括:缸体(11),用于油的储存;杆体(21),可沿缸体(11)作轴向运动,其一端位于缸体(11)内凹的第一侧,其另一端位于伸出缸体(11)口部的第二侧;安装于杆体(21)上的第一活塞阀部分(30),其包括:第一活塞构件(31)和第二活塞构件(32),其形成用于流体沿轴向于第一侧和第二侧间流动的流道;以及单向第一阻尼阀(33),用于控制流道内自第一侧向第二侧流动的第一流体,以及控制流道内自第二侧向第一侧流动的第二流体;旁通流道,用于流体沿第一活塞阀部分(30)的轴向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流动的流道,该旁通流道与第一活塞阀部分(30)的流道不同;以及自由活塞(52),其可移动地安装于杆体(21)上,并且伴随杆体(21)移动位置的变化,使流体的流动在流道与旁通流道之间切换。

    压力缓冲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7167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089711.6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森信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压力缓冲装置和阀部件,能够在抑制阀部件的密封性能的降低的同时容易排出阀部件周围的异物。压力缓冲装置具备:缸部,其用于收纳液体;活塞阀,其将缸部内的空间划分为收纳油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活塞杆,其与活塞阀连接并且在缸部的轴向移动;活塞螺母(43)(圆筒部(433)),其形成处于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之间的液体的流路;以及浮子阀(52),其与活塞螺母(43)的流路内的油的压力对应地变形或移位来开闭流路。并且,与流路部件相对的浮子阀(52)具有突出部(52P)和凹部(52N),从而在调节了位置后的状态下,在浮子阀(52)与活塞螺母(43)(圆筒部(433))之间形成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