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76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118711.8
申请日:2009-0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nventor: 稻井昌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G19/02 , B23D45/042 , B23D45/048 , Y10T83/207 , Y10T83/606 , Y10T83/734 , Y10T83/7697 , Y10T83/7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切割机机身向下送进来切割待切割件的台式切割机,为了具有较大的切割深度,使固定罩的下端向上方退让,通过辅助罩来覆盖回转刀具中未被所述固定罩和所述活动罩覆盖的刀刃部分,由此,能可靠地防止不经意间打开辅助罩的情况的发生。而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不能彻底地防止不经意间打开辅助罩的情况的发生。通过使辅助罩(80)与联动于切割机机身(10)的上下动作而打开或关闭活动罩(14)的连杆(23)卡合,可在切割机机身(10)处于上方的待机位置禁止辅助罩(80)打开。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70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225006.5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3D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G19/02 , B23D45/044 , B27B5/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割机,其安全罩锁止机构形成得较为简单,且在上止点位置解除锁止状态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在带有上部工作台的台式圆盘锯(1)中,安全罩锁止机构(30)具有锁止杆(31),机身(7)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外罩(15B)处于保护位置,此时锁止杆(31)卡止在覆盖锯片(8)该外罩(15B)上,以限制机身(7)下降的,该安全罩锁止机构(30)中设置有一个操作杆(32),其与锁止锁止杆(31)连接,其操作板(44)与把手(14)平行并且在后侧与该把手邻接,用手对操作板(44)进行抓握操作时使锁止杆(31)从卡止位置移至卡止解除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70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25007.X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D5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排出切屑的台式圆盘锯,对于带有上部工作台的台式圆盘锯(1),其基座(2)的转动工作台(3)内形成有第一集尘通道,在机身(7)下降时该第一集尘通道可允许锯片(8)进入且伴随锯片(8)的转动而将切屑向后部进行引导。基座(2)的转动工作台(3)内形成有第二集尘通道,其前端开口于第一集尘通道(27)的前部且在机身(7)的指定的下降位置与机身(7)内连通,后端开口位于转动工作台(3)的上表面的下方且朝向外部。在机身(7)的指定的下降位置,对上部工作台(18)上的被切割材进行切割加工时产生的切屑,经过机身(7)内且引向第二集尘通道内(32)而排到转动工作台(3)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17089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544473.9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4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磨机,其电池可以替换,其把持部足够宽大而易于抓握,打磨加工动作还能平稳进行。打磨机(1)为手持式打磨机,其壳体(2)的上部(2a)为把持部,电池安装部(42)相对于输出轴(4)(打磨机(1)的中间部分)呈如下倾斜状态:越向下方越靠近(靠近内侧)而越向上方越远离(靠近外侧),电池(40)也以同样的倾斜状态安装。此时,长形的电池(40)的长度方向在如下方向上延伸,即相对于铅垂方向来讲,越向下方越靠向内侧,呈倾斜状态,倾角在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25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12275.6
申请日:2010-02-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3D4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D47/02 , B23D45/024 , B27B5/29 , B27B27/08 , Y10T83/76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圆盘锯,其既能维持机身滑动的良好的使用效果,又可以确保滑动圆盘锯具有高的刚性和切断精度。在滑动圆盘锯(1)上,在一对保持部(6A、6B)中,在其中一个保持部(6B)中压入与之相匹配的线性球轴承(8B),在另一个保持部(6A)中以间隙配合的方式插入与之相匹配的线性球轴承(8A),并在该保持部(6A)上设置按压机构(止动螺钉10),将线性球轴承(8A)向该保持部(6A)的内表面按压,其按压方向为与滑动杆(7)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C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0134510.9
申请日:2000-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4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41/007 , B24B23/04
Abstract: 抛光砂磨机(1)包括一个主体(2)和设在主体(2)下方的基板(12)。在主体和基板之间设有多个支爪组件(22)。每个组件包括铝制的柱形支爪(23)和位于支爪两端的橡胶O形圈(25)。每个支爪还包括其两端的直径减小部(24),O形圈便设在此处。直径减小部(24)配入O形圈中,并放入设在主体(2)和基板(12)相面对表面上的支爪座(26)中,从而在此沿轴向弹性支承铝支爪(23)。直径减小部(24)的轴向尺寸不大于O形圈(25)的厚度(即轴向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92493.5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式打磨机,目的在于提高带式打磨机的便利性。带式打磨机具备:把持部;马达;驱动辊;臂部,其能够相对于把持部进行转动;从动辊,其设置于臂部的前端;环状的打磨带,其架设于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触发开关,其具有操作部,且用于对马达进行驱动;锁止开关,其构成为能够在阻止操作部从第1位置移位至第2位置的阻止位置和容许操作部从第1位置移位至第2位置的容许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阻止部,其构成为与臂部一起进行转动,且在锁止开关处于阻止位置的情况下,当把持部和臂部所成的角度小于规定值时,将锁止开关从阻止位置向容许位置移动的移动路径至少部分地遮挡。
-
公开(公告)号:CN10317089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544473.9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4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磨机,其电池可以替换,其把持部足够宽大而易于抓握,打磨加工动作还能平稳进行。打磨机(1)为手持式打磨机,其壳体(2)的上部(2a)为把持部,电池安装部(42)相对于输出轴(4)(打磨机(1)的中间部分)呈如下倾斜状态:越向下方越靠近(靠近内侧)而越向上方越远离(靠近外侧),电池(40)也以同样的倾斜状态安装。此时,长形的电池(40)的长度方向在如下方向上延伸,即相对于铅垂方向来讲,越向下方越靠向内侧,呈倾斜状态,倾角在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70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110225007.X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D59/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排出切屑的台式圆盘锯,对于带有上部工作台的台式圆盘锯(1),其基座(2)的转动工作台(3)内形成有第一集尘通道,在机身(7)下降时该第一集尘通道可允许锯片(8)进入且伴随锯片(8)的转动而将切屑向后部进行引导。基座(2)的转动工作台(3)内形成有第二集尘通道,其前端开口于第一集尘通道(27)的前部且在机身(7)的指定的下降位置与机身(7)内连通,后端开口位于转动工作台(3)的上表面的下方且朝向外部。在机身(7)的指定的下降位置,对上部工作台(18)上的被切割材进行切割加工时产生的切屑,经过机身(7)内且引向第二集尘通道内(32)而排到转动工作台(3)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4417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25006.5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牧田
IPC: B23D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7G19/02 , B23D45/044 , B27B5/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割机,其安全罩锁止机构形成得较为简单,且在上止点位置解除锁止状态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在带有上部工作台的台式圆盘锯(1)中,安全罩锁止机构(30)具有锁止杆(31),机身(7)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外罩(15B)处于保护位置,此时锁止杆(31)卡止在覆盖锯片(8)该外罩(15B)上,以限制机身(7)下降的,该安全罩锁止机构(30)中设置有一个操作杆(32),其与锁止锁止杆(31)连接,其操作板(44)与把手(14)平行并且在后侧与该把手邻接,用手对操作板(44)进行抓握操作时使锁止杆(31)从卡止位置移至卡止解除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