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45263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99753.9
申请日:2004-11-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233 , G03G15/0216 , G03G15/025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充电辊和一对间隙形成件。图像承载部件具有包括承载静电潜像用的成像区的光敏表面。该充电辊具有采用第一半径的圆形横截面和具有充电辊旋转轴的金属芯、以及为光敏表面充电的充电表面,该充电辊与图像承载部件平行且靠近。该对间隙形成件至少在成像区和充电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对间隙形成件的每一个都具有采用第二半径的圆形横截面,使得在充电辊的整个旋转阶段,第二半径与第一半径的比率是基本恒定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2064C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1125825.X
申请日:2001-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05 , G03G2215/1623 , G03G2215/16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环状像载置带的表面形成墨像、通过转印装置将该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图像形成装置。辊(2)等若干辊支承中间转印带(1),转印辊(3)与辊(2)对向配置,辊(2)和转印辊(3)之间形成压接部(5),将中间转印带(1)上墨像转印在转印材(4)上,固定配置带导向部件(29),沿中间转印带(1)的移动方向,该带导向部件(29)位于上述压接部(5)上游侧的中间转印带(1)的背面。能防止墨粉飞散在所转印墨像周围,防止因墨像紊乱引起图像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341874A
公开(公告)日:2002-03-27
申请号:CN01125825.X
申请日:2001-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1605 , G03G2215/1623 , G03G2215/16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无端状像载置带的表面形成墨像、通过转印装置将该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图像形成装置。辊2等若干辊支承中间转印带1,转印辊3与辊2对向配置,辊2和转印辊3之间形成压接部5,将中间转印带1上墨像转印在转印材4上,固定配置带导向部件29,沿中间转印带1的移动方向,该带导向部件29位于上述压接部5上游侧的中间转印带1的背面。能防止墨粉飞散在所转印墨像周围,防止因墨像紊乱引起图像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232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10092376.0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荒井裕司 , 大慈弥笃哉 , 多和田高明 , 小池寿男 , 雨宫贤 , 新谷刚史 , 川隅正则 , 米田拓司 , 富田正实 , 内谷武志 , 桑原延雄 , 长岛弘恭 , 小野博司 , 藤城宇贡 , 水石治司 , 横野政治
Abstract: 一种充电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其通过定量确定充电电流的波动值与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间隙的波动值之间的关系来规定一可允许的间隙波动值,可减小充电电流的电流波动值并防止由成膜等导致的图像缺陷。在配备有设在距感光体一微小间隙处且用于执行充电的充电辊的充电装置中,当感光体的被充电侧与充电辊的充电侧之间的间隙(μm)具有最大值Gmax(μm)和最小值Gmin(μm)时,满足关系Gmax-Gmin≤30(μm)。
-
公开(公告)号:CN1782910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7064.9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像载置体1,在直流偏压上叠加交流偏压作为充电偏压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的充电装置,检测施加充电偏压时流过像载置体的交流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313,曝光装置,将色调剂供给形成在像载置体表面上的潜像,使得潜像成为可视像的显影装置,将所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转印在转印介质上的转印装置,清洁转印后的像载置体表面的清洁装置,其中,电流检测装置在像载置体的接地侧检测交流电流。不受环境或电缆配线引起的杂散电容的影响,能正确检测充电装置的AC电流,使得像载置体均一带电,即使经历长期间也不发生结膜。
-
公开(公告)号:CN1728008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92376.0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荒井裕司 , 大慈弥笃哉 , 多和田高明 , 小池寿男 , 雨宫贤 , 新谷刚史 , 川隅正则 , 米田拓司 , 富田正实 , 内谷武志 , 桑原延雄 , 长岛弘恭 , 小野博司 , 藤城宇贡 , 水石治司 , 横野政治
Abstract: 一种充电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装置,其通过定量确定充电电流的波动值与感光体和充电辊之间间隙的波动值之间的关系来规定一可允许的间隙波动值,可减小充电电流的电流波动值并防止由成膜等导致的图像缺陷。在配备有设在距感光体一微小间隙处且用于执行充电的充电辊的充电装置中,当感光体的被充电侧与充电辊的充电侧之间的间隙(μm)具有最大值Gmax(μm)和最小值Gmin(μm)时,满足关系Gmax-Gmin≤3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2C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98105962.7
申请日:1998-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G03G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131 , G03G15/161 , G03G2215/01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中间转印体、一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使消电电荷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例如,设置控制部,根据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电位,切换带消电充电器的消电条件,如根据墨像转印次数,切换从消电用电源施加在带消电充电器上的直流电压。这样能对中间转印带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墨像转印。
-
公开(公告)号:CN104914694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096336.7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小野博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6 , G03G15/2028 , G03G15/2057 , G03G2215/2048
Abstract: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长期运行的加热回转体的外周面上的沾污进行抑制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9)包括加热辊(91)和加压辊(92),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像定影到用纸等的记录介质上,其特征是,在加热辊(91)的外周面(94‑1)及加压辊(92)外周面(94‑2)上的多处里分散配置有凹陷(95‑1)、(95‑2),并且,加热辊(91)的外周面(94‑1)上的凹陷(95‑1)要小于加压辊(92)外周面(94‑2)上的凹陷(95‑2)。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21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42956.8
申请日:2014-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2042 , G03G2215/20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温度差而导致定影带或加压辊的变形的定影装置。其通过被配置在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发热体(32)来构成加热构件(23)。当通过夹持部N的用纸P上的未定影图像里存在有图像区域和非图像区域时,对各发热体(32)的供给电力被控制为使得多个的发热体(32)中对应于图像区域X的图像区域发热体(32X)为高温,而对应于非图像区域Y的非图像区域发热体(32Y)为低温。当三个以上非图像区域发热体(32Y)邻接地存在时,是使得对各非图像区域发热体(32Y)的供给电力越靠近图像区域X,越是阶梯地增大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033480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298002.5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一种润滑剂施加器、成像设备和安装润滑剂施加器的方法,所述润滑剂施加器包括:润滑剂施加单元,其与图像载体的表面接触,刮擦固态润滑剂,并且在移动润滑剂施加单元的表面的同时,将固态润滑剂施加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润滑剂保持元件,其保持所述固态润滑剂;以及润滑剂偏压单元,其将所述固态润滑剂偏压在所述润滑剂施加单元上,其中,所述润滑剂偏压单元在如下状态下容纳在壳体中,即:所述润滑剂偏压单元的一端由所述润滑剂保持元件所保持,使得所述润滑剂偏压单元的所述一端的位置被约束,且所述润滑剂偏压单元的另一端由偏压单元保持元件所保持,所述偏压单元保持元件设置成约束所述润滑剂偏压单元的所述另一端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