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18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45773.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东海枝秀斗 , 柴崎勇介 , 广野雄祐 , 筱田淳 , 平田聪 , 吉泽真悟 , 藤田凉香 , 吉田直文 , 高山亮太 , 渡边贤裕 , 森永拓哉 , 铃木裕史 , 野崎航 , 藤崎日奈子 , 山田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其目的是检测介质是否恰当设置以确保在正确位置上进行处理。介质处理装置(100)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输送图像形成装置(300)排出的介质的输送部、与从外部手动插入介质的外壳上的开口连通且具有放置被插入介质的载置面(23a)的狭缝部(23)、对输送部输送的介质及置于狭缝部的介质进行处理的介质处理部(19,26)、检测介质的多个检测部(50);第一边及与第一边正交的第二边限定载置面,不平行于外壳(25)侧面的延伸方向(Db,Dc)或输送部的介质输送方向(Da);具有沿第一边及第二边限制介质边缘的止动部件(25a,25b);检测部(50)设置在止动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74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356072.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65H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1F5/02 , B31F2201/00 , B42B5/00 , B42C1/12 , B42C5/02 , B42C13/00 , B65H37/04 , B65H2301/5126 , B65H2301/51616 , G03G15/60 , G03G15/6541 , G03G21/1609 , G03G2215/00848 , G03G2215/00852 , G03G2221/1696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纸张装订装置中一对压褶件的方法,所述纸张装订装置通过该对压褶件的啮合装订纸张摞,其中,将至少一个压褶件在该对压褶件啮合的状态下连接到一个压褶件要连接的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74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6072.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65H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1F5/02 , B31F2201/00 , B42B5/00 , B42C1/12 , B42C5/02 , B42C13/00 , B65H37/04 , B65H2301/5126 , B65H2301/51616 , G03G15/60 , G03G15/6541 , G03G21/1609 , G03G2215/00848 , G03G2215/00852 , G03G2221/1696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纸张装订装置中一对压褶件的方法,所述纸张装订装置通过该对压褶件的啮合装订纸张摞,其中,将至少一个压褶件在该对压褶件啮合的状态下连接到一个压褶件要连接的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79462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65741.6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65H4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45/18 , B65H37/06 , B65H45/30 , B65H2801/27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为折痕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折痕设备包括: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线性凸边刀片在垂直于纸张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形成;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二部件上与所述凸边刀片配对的凹边刀片形成;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件彼此相对地接近和分开,由此所述纸张上生成折痕,其中在待机状态中,所述驱动单元保持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面不平行;并且在纸张上生成折痕中,使所述凸边刀片和凹边刀片经过在其间保存的纸张彼此点接触,以通过其转动运动开始折痕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3301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941560.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形成压接装订不会因翻页操作而剥离、容易进行打开操作的压接骑马式装订小册子的片材处理装置、片材处理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对折单元,其对由多张片材构成的片材束实施对折,以及脊部压接装订单元,其在实施了对折的片材束上形成脊部,并对该脊部实施压接装订,脊部压接装订单元具有:脊部形成处理部,其在实施了对折的片材束上形成脊部,以及压接装订处理部,其对实施了对折的片材束执行压接装订处理,压接装订处理部形成与在该脊部形成的折痕为平行的条纹痕迹。
-
公开(公告)号:CN1191553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575354.2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nventor: 藤田凉香 , 柴崎勇介 , 广野雄祐 , 筱田淳 , 东海枝秀斗 , 平田聪 , 吉泽真悟 , 吉田直文 , 高山亮太 , 渡边贤裕 , 森永拓哉 , 铃木裕史 , 野崎航 , 藤崎日奈子 , 山田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供用户提高手动装订处理的装订位置精度的介质处理装置。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用于将多张薄片状介质束扎起来形成介质束,其中具备:装订部,用于装订所述多张介质;介质插入部,其中具有开口部,可供所述多张介质重叠起来后从外部插入到所述装订部可以实施装订处理的装订位置;以及装订位置确认部,可供所述多张介质插入到所述介质插入部时从外部确认可以对该介质实施装订处理的所述装订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1361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80028072.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43M3/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封装物封装在信封中的信封处理设备,包括信封输送路径、封装物供给器、信封供给器、封盖开启器和信封堆叠器。信封输送路径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以输送所述信封。封装物供给器经由所述信封输送路径将所述封装物供给所述信封。信封供给器将所述信封供给到所述信封输送路径。封盖开启器在所述信封供给器和所述信封输送路径之间打开所述信封的封盖部。信封堆叠器堆叠从所述信封输送路径排出的信封。
-
公开(公告)号:CN115320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447531.X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控制对应于小型且多种类型的信封的封入动作的信封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具有第一信封长度计算机构,其在将信封输送到封入位置的信封输送路径中,计算关闭信封的襟翼部的状态下的信封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一信封长度;襟翼打开机构,其在信封输送路径中,一边输送信封一边打开襟翼部;第二信封长度计算机构,其在信封输送路径中计算打开襟翼部的状态下的信封的输送方向上的第二信封长度,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封入物对信封的封入动作,控制机构根据从第一信封长度计算机构和第二信封长度计算机构的计算结果所计算的襟翼长度,来控制封入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1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227242.X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65H4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加折弯装置、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在不对片材束端部造成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对片材束进行按压或脱压,从而抑制生产率的降低。本发明涉及的增加折弯装置包括有夹入片材束的折缝部并按压的增加折弯机构,和使得增加折弯机构沿片材束的折缝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增加折弯机构包括有从片材束的厚度方向来按压片材束的折缝的一对按压构件,和对一对按压构件进行按压或脱压的按压机构,以及驱动按压机构的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根据片材束的折缝方向的尺寸来移动增加折弯机构,增加折弯机构在片材束的一方的端部附近,通过一对按压构件从厚度方向来按压片材束,并通过移动机构来移动后在片材束的另一方的端部附近,对一对按压构件进行脱压。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227242.X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理光
IPC: B65H4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加折弯装置、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在不对片材束端部造成损伤的情况下能够对片材束进行按压或脱压,从而抑制生产率的降低。本发明涉及的增加折弯装置包括有夹入片材束的折缝部并按压的增加折弯机构,和使得增加折弯机构沿片材束的折缝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增加折弯机构包括有从片材束的厚度方向来按压片材束的折缝的一对按压构件,和对一对按压构件进行按压或脱压的按压机构,以及驱动按压机构的驱动机构。移动机构根据片材束的折缝方向的尺寸来移动增加折弯机构,增加折弯机构在片材束的一方的端部附近,通过一对按压构件从厚度方向来按压片材束,并通过移动机构来移动后在片材束的另一方的端部附近,对一对按压构件进行脱压。
-
-
-
-
-
-
-
-
-